面对房地产经营环境的挑战,富力一直在积极寻找策略,2013年在进一步优化销售策略后,销售业绩得到了明显增长。
从富力地产1月份发布的2013年全年销售数据可以看出,在300多亿的关口徘徊了几年之后,去年终于如期实现420亿的销售目标。
有市场分析表示,富力地产销售业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提供刚需型物业城市的销售额大幅增长,其中,广州、北京、太原、天津等地均获得较好的成绩。
据悉,为达到420亿的销售目标,富力在下半年加大了推盘力度,特别是在富力的大本营广州地区。
广州市场作为富力地产主力销售区域,下半年推出了东山新天地、天域中心、天禧花园、南沙.富力唐宁四个新项目,连同上半年已经推出的盈凯广场等,提供了丰富货源;北京市场上,富力在旧宫、通州等区域也积极推出新品。
除了楼盘销售业绩贡献显著,富力也在逐渐加大对商业地产的开发比例,除了广州珠江新城之外,富力在北京、天津、成都、重庆、海南均拥有相当数量的商业物业。
富力地产方面曾透露,公司制定的三年目标中,营业收入75%来自楼盘销售,25%将来自租金收入。
目前,富力的投资物业组合包括7间酒店、2栋甲级办公大楼以及2座购物商场,其中,商场方面,由于租金收入稳健,集团有意建立全国连锁性品牌“富力广场”。
除了业绩增长外,富力去年拿地节奏明显加快,且通过新进入城市使其土储地域更加多元化,这似乎弥补了过去两年因为结构调整而令土地储备略显迟顿的状况。
据富力地产2013年中期报告显示,去年上半年,富力以1320元每平方米成本新增土地储备780万平方米,当中570万平方米来自长沙、贵阳、梅州及无锡四个新城市,其他新增土地则位于旧有市场北京、广州、天津、上海、杭州及大同,业务所及城市由15个升至19个。
去年下半年至今,富力仍每月保持着拿地的节奏,在城市选择上,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所拿地块分别位于福州、南京、佛山、沈阳、无锡等二三线城市。
不仅如此,去年12月初富力开启了扩张海外的步伐,以人民币85亿元收购了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地区一块116英亩的土地。
不难看出,除了固守几个核心城市之外,富力正积极拓展二三线城市。据业内相关人士透露,因为业务更集中于一线城市,预计未来两年富力地产的合同销售中50%-60%将来自于广州市、北京市、天津市和上海市,而政府对上述城市限制房价政策实施的力度比其它城市更为严格。
为了改变现状,富力在策略上有所调整,那就是拓展二三线城市,开辟新的战场。
富力董事长李思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富力肯定不会停留在一两个城市,有机会会去其他城市发展。我们买地都是看价钱、位置好不好,如果很贵,竞争很激烈,这不是我们的主流方法,我们会在大减价的时候出击买地。”
同时,李思廉也认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买地的竞争对手比较多,所以也同步在二三线城市买地。而且,一线城市土地供应比较紧张,开发成本较高,加之大房企竞争激烈,市场被分化,富力开拓新的区域似乎成为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