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恒大地产可谓“名利双收”。通过投资足球大大提升集团品牌形象的同时还开始涉足快消、金融产业,并以1003.97亿元的合约销售金额完成了地产业务的千亿目标。
聚焦恒大地产,“千亿房企”的身份或许并不是其2013年的最大亮点,因为对于恒大地产来说,达成千亿更多是意料中事。事实上,2013年恒大地产备受关注的一大焦点是重金进入一二线城市。
临近2013年结束之时,恒大地产声势浩大攻入华东重点城市。2013年12月4日,恒大地产一日之内斥资96.86亿元连拿上海和南京共6宗地块,其中包括以41.76亿元抢得的上海4宗地。
倾斜一二线城市的布局策略是恒大地产2013年三大计划的重要部分。在2013年恒大地产的中期业绩会上,副主席、总裁夏海钧曾表示,未来恒大将发力一线城市,力争做到一、二线城市与三线城市的布局平衡。
纵观2013年,一二线城市无疑是恒大地产拿地的主战场。2013年6月18日,恒大地产以23亿元、配建保障房5.24万平方米的总代价竞得广州白云区一宅地,首先在大本营广州重金补仓。
接着7月3日,恒大地产以35.6亿元、配建公租房26万平方米的总代价,拿下建面超51万平方米的昌平沙河镇地块,正式进军北京。随后,恒大地产继续扩大北京布局,先后在9月和11月摘得北京豆各庄和朝阳东坝两宗地块,总拿地金额达91.75亿元。
随着下半年以收购方式获得的深圳恒大国香山项目入市及年末对上海的布局,2013年恒大地产已经在北上广深4大城市实现全面布局。
据不完全统计,恒大地产2013年斥资逾530亿元在全国拿地,新增土地面积超700万平方米。截至2013年12月4日,恒大地产在一二线城市投入423.08亿元抢得39宗地块,支出占总拿地金额逾八成,面积超420万平方米。
作为中国房地产企业第一梯队的成员,不同于万科、保利,恒大地产过往的布局多偏重二三线城市。
恒大地产2013年中报显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其在售项目总计61个,其中约96%聚集在二三线城市;而一线城市贡献销售金额3.8亿元,占比仅为0.9%。
然而,自2012年以来,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一路走高,而二三线城市则有陷入供过于求、去化缓慢的趋势。
有分析指,恒大地产在三四线城市布局较早,在土地储备成本方面较其它房企有很大优势。但近年来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增长速度普遍放缓,回归一二线成为不少房企的共识,过往在一线城市布局较少的恒大地产也不例外。
对恒大地产来说,前几年高速增长积累的资金是2013年进军一二线城市的重要条件,恒大总裁夏海钧在2013年中亦公开表示,恒大地产已累积足够的资金,向核心经济发达城市进军的条件已经成熟。
有分析认为,品牌形象的提升也为恒大地产2013年加快周转及全国化扩张提供了助力和契机,为其下半年集中在恒大足球品牌效应的声势中拿地创造了契合点。
回归一二线,局已布下,但恒大地产策略转型成效如何还待验证。分析人士也指,从土储的结构和在售项目来看,三四线城市仍将是恒大地产2014业绩的重要贡献区域,一二线城市的策略调整成效或许在2015年才能全面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