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亿元大马拿地 富力偷师碧桂园南洋淘金
作者: 见习编辑 郑鹏     时间: 2013-12-03 03:12:59    来源: [ 观点网 ]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依靠的是整个改革的背景和较大的人口基数。而马来西亚则受经济周期影响比较大。

  观点网 见习编辑 郑鹏 面对马来西亚这片“蓝海”,其实,富力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已有同行率先“跳”下去的时候,富力也加快了步伐。

  12月1日早间,富力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以人民币85亿元(45.0亿令吉)收购了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地区一块116英亩的宗地。据悉该地将会开发为住宅及商业物业。

  公告显示,该土地包括位于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地区的四幅空置永久业权地块及两幅永久业权填海地块,总面积约为116英亩。

  该地初步计划为分期开发。待开发的物业有约350万平方米的估计可售楼面面积,将包括高层住宅单位、低密度住宅、零售物业、办公楼、酒店及购物商场。

  为何选择大马?

  这是继众多知名房企之后,又一房企试水海外市场。

  资料显示,2012年以来,万达、绿地、碧桂园及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万通等10余家内地大型房企,已经在海外有房地产项目或明确的投资计划。

  对此,富力称,其一直在探索机会将物业发展项目扩展至中国境外,以期打入快速发展的海外市场及推动集团的增长。

  然而,作为首次进入海外市场,富力的选择却和绿地、万科等房企有所不同。

  至于为何选择大马,富力表示,马来西亚拥有庞大的华人社区及吸引国外买家的有利政府政策,非常适合作为迈出中国的首个境外市场。长远而言,收购该土地开发住宅及商业销售物业将在收益及盈利能力方面巩固竞争力。

  其实,对于富力而言,在前十一月完成销售金额约375.12亿元,完成目标的89.31%的前提下,富力以85亿的金额海外拿地还是引起许多业内人士的关注。

  有熟知富力的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富力选择去马来西亚投资,主要还是觊觎碧桂园在大马的成功。

  据悉,自2012年初正式进驻马来西亚后,碧桂园已确定在马来西亚发展三个大型项目,包括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加影和万挠两个项目,以及滨海商住综合大盘碧桂园新山金海湾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碧桂园˙金海湾为碧桂园集团在海外的首个开盘项目,截至目前,现已录得百亿元的销售业绩。

  除此之外,马来西亚之所以吸引人,还源自它正在全力推动的“第二家园计划”。这项旨在吸引更多海外投资的“类移民”计划,以其较低的门槛、简易的程序、优惠的待遇吸引了不少海外的置业者,而其中半数以上的申请者来自中国。

  据马来西亚的官方数据显示,自该项目实施以来,在近2万人的申请中,中国籍申请者约占58%,一直稳居十大来源地首位。

  “或许是看到这样的机遇,再加上碧桂园在马来西亚的成功,所以富力也想前去分一杯羹。”上述人士续称。

  偷师能否成功?

  “对于富力而言,虽然和碧桂园进驻同一区域,然而,此次偷师碧桂园能否取得成功,仍值得未来去考证,毕竟碧桂园的成功很难复制。”有分析人士对观点新媒体表示。

  上述人士续称,碧桂园在马来西亚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把比较先进的营销理念带到马来西亚;其次是占据比较好的地理位置;再次是其低价走量的策略。

  据悉,在碧桂园进入大马新山市之前,新山市所有的开发商,都是坐销模式,在售楼处里坐等客户上门。而碧桂园采取了全民营销方式,将销售的面由马来西亚拓展至中国国内。

  在这种营销模式下,碧桂园在当地获得一定的先发优势。在所有订购客户中,大约有40%来自马来西亚、30%来自新加坡、25%为中国客户,其余5%则为其他国家。

  而对比富力近年来的营销模式来看,富力销售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加大了促销的力度和团购的优惠,亦或是调整产品组合。

  因此在外界看来,这些销售方法所带来的结果,似乎并不如碧桂园在效果上来的那么明显。

  另悉,根据马来西亚法律,商品房必须有三分之一的房源售给当地马来人。然而,针对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本地的消费群体,用何种方式让他们去接纳富力的产品也是未来富力亟待解决的一件事情。

  除此之外,在产品类型上,碧桂园多为针对刚需楼盘,所以在价格上不会太贵。而富力的产品多为中高端路线,对于价格有相对程度的要求。

  同时,对于出海的中国房企来说,当地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习俗,必须涉足了解。

  在碧桂园进入马来西亚伊始,就开始接触马来西亚市场,并结识了当地官员,熟悉了当地的法律。直到新山项目后,才转入碧桂园熟悉的开发节奏,快速周转。

  对于富力而言,能否熟知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结合本地居民的习惯,从产品库里选择市场反应最好的户型,也是未来的一大考验之一。

  有业内人士还表示,由于进军大马市场目前仅处于试水阶段,若未形成清晰的“出海”战略,恐怕会出现水土不服。

  对于根植于国内市场的富力来说,毕竟中国和马来西亚隶属两个不同的国家,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也有很多区别。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依靠的是整个改革的背景和较大的人口基数。而马来西亚则受经济周期影响比较大。”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



(审校:武瑾莹)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