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彭飞 相比大部分房企今年全年销售目标完成度快于时间进度,花样年的销售却显得较为乏力。
10月5日,花样年宣布,9月份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8.9亿元,实现合同销售面积约13.56万平方米。
截至2013年9月30日,花样年今年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56.3亿元,同比仅微增3.7%;累计销售面积约73.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17%。
按照年初花样年制定的100亿元销售目标来看,如今三季度过去仅完成全年目标56.3%,全年目标能否如期完成,花样年接下来压力不小。
百亿目标堪忧
事实上,从年初至今,花样年的销售表现都不佳,外界的质疑声也是一直不断,但此前花样年方面却一再表示有信心完成全年目标。
花样年主席潘军早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全年目标是100亿,上半年完成37.6亿,但下半年会大量推出刚需类的主流产品,在加上不断的补充货量,总体会有上百亿的货量,所以下半年60多亿的销售应该没有问题。
花样年投资者关系总监邓文祖也曾提到,公司9月份推的6个盘里面,有4个属于刚需项目,公司计划在9月份之后,平均每个月的销售额达到约15亿。
相关分析师也谈到,按照花样年往年的销售节奏,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会是其推盘高峰期,销售应该会有明显好转。
但对能否完成全年百亿的销售们目标,上述分析师更多的还是表现出担忧。“相比去年同期的销售进度,花样年今年确实销售缓慢,四季度虽然推货量会增加,但市场整体的供应量也会大增,相应的竞争也会更激烈。”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9月30日,花样年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54.3亿元,完成全年72亿元销售目标的75%,这一进度相比今年56%实则好上太多。
另外,就现实的推货量而言,花样年其实也并不容乐观。
其9月份新获得预售许可证的可售面积仅约10.5万平方米,10月也仅有5个项目会加推新单位,包括桂林花样城、成都花样城、惠州别样城,以及成都龙年国际中心和苏州太湖天城,但这些项目中却并没有全新项目。
就此,相关分析师认为,花样年目前的推货量还是有些不足,如要实现之前预定的每月15亿元销售额难度不小。
而花样年自身其实也注意到了销售的缓慢,据相关接近花样年的人士透露,该公司高层也在对今年的销售情况进行反省,营销部门的压力也很大。
轻资产转型成疑
在地产业务之外,花样年目前谈论更多的是轻资产转型,而尽管按照潘军的说法,轻资产就是少投钱、多办事,但如果在主业不振的情况下,花样年的轻资产转型能否成功也存在不少疑问。
如今,花样年已将公司的业务范围已扩展到包括金融服务、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地产开发、商业管理、酒店管理、文化旅游、以及养生养老等八大领域,花样年自身统称为轻资产化。
而从今年开始,花样年拟进军的一部分业务也正逐步展开,如欲将旗下物业公司“彩生活”分拆上市、进军小额贷款领域、试水酒店REITs等,但这些业务的开展却并未获得市场足够的认同。
首先就花样年目前重点推进的“彩生活”分拆而言,业界认为花样年欲将物业管理公司打造为增值服务平台的想法显得过于简单,因为物业管理一直都不是高利润行业,服务水平越高,则利润越低。
另外,虽然花样年对试水酒店REITs信心十足,但这一新型信托形式能否保障高回报率尚存在不确定性,花样年本身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去支撑这项业务也是一大疑问。
对花样年的轻资产转型战略,相关分析师认为,花样年现在还是处于整体业务的探索期,公司战略意图或许有些超前,但执行起来风险很大,尽管总体资金投入不多,但却会耗费公司管理层极大的精力。
而从目前的势头来看,花样年今后会将较多的精力放在物业管理等轻资产业务方面,但在其产品结构调整不到位,多线发展占用资金、人力的情况下,销售业绩肯定会受到影响。
此外,上诉分析师还指出,花样年欲进军的各项业务都需要一定的培育期,短期内不会产生多大的收益,因而其投入所需的资金更多还是要依靠地产销售,如果地产业务萎靡,那么转型轻资产肯定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