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见习编辑 赵思茵 8月5日,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布,今年1至7月该集团已完成本年初所制定2013全年合同销售目标(125亿)约65%。
数据显示,旭辉首七月合同销售金额约81.6亿元,同比增长78%;合同销售面积约为81.4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为10025元/平方米。
7月单月,旭辉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0亿元,同比增长9%,合同销售均价10101元/平方米,合同销售面积约9.9万平方米。
据旭辉主席兼执行董事林中所言,今年旭辉预计可推售的项目约30个以上,项目市值约250亿元。
除了不俗的业绩表现外,今年旭辉最为引人注目的行为是其曾多次在全国各地拿地。据了解,去年旭辉买地金额约为34.3亿元,预计旭辉今年买地的开支占销售额比重为30%至40%。
拿地扩张 后续发展
而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旭辉集团已经在上海、杭州、重庆等地斥资95亿拿下13块地。
其中,仅在5月21~24日4日内,旭辉就在杭州土地市场上“豪掷”约47亿元,拿下了滨江奥体地块、崇贤新城地块等三幅土地。
对于此种颇为激进的拿地方式,业内人士分析说:“旭辉正在进行积极的扩张。首先,旭辉通过多笔的海外融资获取发展资金;其次,旭辉一面加快拿地的节奏,一面通过合作开发省下数目可观的资金以投入新项目。”
据悉,去年年底旭辉在香港上市成功后,林中曾公开表示,公司的负债率与公司中型高速增长模式相匹配。而旭辉上市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五年欲入第一阵营。
为此,旭辉从上市之初就开始扩充土地储备。在2012年年报中,旭辉分别在上海、苏州及天津成功购入12个新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收购合同总代价为人民币34.3亿元,收购的土地价格成本为2300元/平方米。
而就旭辉今年已斥近百亿拿地的区域布局来看,其将立足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区域”、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区域”、以重庆、长沙为核心的“中西部区域”,与此同时将主营业务向二三线城市拓展的思路,十分清晰。
对于旭辉这样的发展布局,业内人士笑言:“一两年之后的旭辉可能就是暴发户了。”
合作开发 资金风险
然而,仔细观察可发现,今年旭辉在上海、杭州、重庆等地拿下的13块地中,有7块地将选择合作开发,合作方所占股权从50%到67%不等。
资料表明,继去年与绿地集团在上海闸北地块的成功合作后,今年6月24日,旭辉宣布再次与绿地集团共同开发杭州滨江奥体地块。随后,7月下旬旭辉又与香港老牌房企恒基兆业共同开发杭州余杭崇贤新城5号地块。此外,旭辉也将引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7月底新入袋的重庆地块。
此外,据估算,旭辉拿下的这13块地总价虽达到95亿元之巨,但其中旭辉所承担的应付地价款总计约60亿。如果扣除上半年已支付的土地款,可以推算,在未来一年内,这13块地仅需支付总地价款约为32亿。并且,其中最长的支付时间要到明年年底。
旭辉通过与其他房企合作开发以降低所支付款项的举动,不免让人猜测旭辉集团的现金流问题。
资料显示,旭辉今年有多次的融资贷款记录。4月8日旭辉及附属公司担保人与花旗、渣打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及苏格兰皇家银行有限公司,就发行于2018年到期2.75亿美元12.25%优先票据订立购买协议。
5月20日旭辉通过渣打银行发起2亿美元三年期摊销贷款。而到7月8日,旭辉再次与一组财务机构订立银团贷款协议,获得约为1.57亿美元的双币种固定期限贷款融资。
纵然有了这些数目不小的融资,熟悉旭辉的业内人士仍认为,旭辉的合作开发模式虽然降低了各种风险,但是仍体现出其在资金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否则像杭州奥体这样的好项目就不会选择和绿地合作开发。”
据了解,旭辉将与绿地集团共同开发的杭州滨江奥体地块属于商住地,出让面积58789平方米。地块东至奥运路,南至规划支路,西至七甲路,北至滨盛路,与奥体博览城主体育馆仅仅隔了一条外环西路。该地块的地域、价格等均被业内人士广泛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