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观点时评 >
>
>
正文
观点一周评述:平淡“五一”的楼市暗流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时间: 2013-05-06 01:21:07    来源: [ 观点网 ]

本应是以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为目的的调控,已成为控制房价的“唯结果论”。

  观点网 本刊编辑部 “五一”假期过完,回头看楼市波澜不惊,一片平淡。

  平淡表象之下的楼市成交低迷,价格却仍坚挺甚至不跌反涨。有机构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广州楼市新货售价多有上调,不少楼盘单价比前期产品均出现两三千每平的涨幅。以往在“五一”黄金周经常出现的折扣优惠、一口价单位,在今年已明显减少,即使有也并非实质性的优惠,更多是作为噱头吸引客户。成交方面,4月28日-5月1日广州全市网签不足500套,成交均价保持在约16000元/平方米,5月2日成交均价甚至达到18540元/平方米。

  北京市场上,新盘入市积极程度锐减,观望情绪浓烈,假期三天新建商品住宅(含保障房)和二手住宅网签量分别为803套和172套,总计975套;深圳楼市,“五一”三天新建住宅成交133套,同比下降5.67%,每日成交套数分别为67套、52套和14套,日均成交约44套;上海“五一”假期房展会人气较火爆,但多以观望为主;杭州市区五一三天共成交商品房636套,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5%。

  看起来,主要的房地产热点城市成交都体现了“国五条”等调控政策的效果,但这是调控需要的结果吗?

  以广州市场为例,“限签”和“限价”双限当头:有开发商称,很多楼盘都有收到“限价”口头通知,全新开盘定价不能高于同区域去年年度成交均价,旧盘新推则不能高于去年销售均价,在售项目如果签约价格高于申请预售证时的报备价,系统将不允许其网签。也就是说,超过“政府指导价”的楼盘将不能入市,即使入市也不能签约。

  造成的后果就是大多中低价位的楼盘才能入市成交,但即使如此,广州楼价依然坚挺,甚至多数上调了价格。这样的调控最终结果会如何?需求仍然存在,开工的土地、建好的房子不能一直放着长草。

  实际上,地方政府对于调控的心态一直以来都是很尴尬。广州的“限签”和“限价”就一直没有正式行文,均是坊间流传的“口头通知”。政府既不想颁布文件坐实调控,又不想房价不受控制,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现象。

  就如国五条明确规定的“限购政策”,广东省政府3月25日下发《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确要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市要继续严格执行住房限购政策,原出台的住房限购政策与国办发(2013)17号文要求不符的,应立即作出调整。

  时间过去一个多月了,广州和珠海仍在执行着以往的“限购”政策,并没有任何实质性举动。其中,珠海市仅有香洲区实施限购,广州增城和从化至今也未执行限购。此外,佛山市也表示,该市一直都在严格执行限购政策,现行政策与国家政策没有任何相悖之处,所以没有必要再出台相关细则。

  据媒体报道,珠海一直未执行限购从严的理由是,不需要将限购覆盖全区域也能稳定楼价,因为珠海城区与新区楼价差别很大,让成交更多集中在价格较低的新城区,对稳定楼价更有帮助。

  显然,广州市的逻辑与珠海市也基本一致,不将限购覆盖至全市范围,也是希望价格较低的增城、从化的成交量能拉低整体楼价,这与执行“限签”和“限价”的目的如出一辙。

  一目了然的调控心态和结果,本应是以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为目的的调控,已成为控制房价的“唯结果论”。只要房价不涨,或者说不超过房价调控目标,那就是成功的调控,就是政绩。

  在经过这一场前所未有博弈数年的房地产调控之后,似乎隐约能看到最终的结果:“低迷只是暂时的,长期来看楼价稳中有升。”



(审校:武瑾莹)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