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李雯露 这一次江苏新城赴港上市的消息不再是传闻。
11月11日晚间,新城B股公告宣布,其间接控股股东新城发展于今年11月12日发布香港公开发售招股书预披露稿及相关文件,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另据外媒11月13日最新消息,新城发展已于11月12日开始推介,拟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2.5亿美元。
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将路演时间初步定于11月19日,并且计划在11月22日定价。承销商则由美银美林、中金、海通国际以及麦格理担任。
赴港IPO窗口期重启
事实上,业界对于江苏新城此次在港公开招股、冲刺香港IPO一事并不感到意外。
早在今年10月份,就有市场消息称,新城已于当月通过了香港联交所的聆讯,预计将在年底挂牌。
此外,当时另有消息人士透露,除了江苏新城之外,旭辉地产、南京金轮、当代集团等多家内地房企也已于10月份通过或即将接受聆讯,等候11月中旬港市可能出现的IPO“窗口期”。
而截至目前,上海房地产商旭辉集团已于11月12日正式路演,11月13日开始公开招股,并计划于11月23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有香港分析师又透露,最近2-3周内,将有三家内房企在香港IPO。
毫无疑问,港市IPO的窗口期如期而至,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新一轮的内房企赴港IPO热潮。
对此,新时代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裴明华分析指出,一方面这场“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已实施2年时间,而且并未有放松的迹象,众多房企对资金高度渴求。
“与此同时,A股市场IPO开闸又遥遥无期,原计划在A股上市的房企等不及了,从而转向香港IPO寻求出路。”裴明华如此表示。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涌入香港热钱较多,在美国QE3的持续作用下,热钱不断涌入香港,从而促使国内对资金高度渴求的房地产企业赴港“圈钱”。
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之下,港市IPO的窗口期应运而生。
江苏新城逃离深市B股
不过,在这一轮地产企业赴港上市热潮当中,相较于其他正在为IPO冲刺的房企,早已登陆B股市场的江苏新城显得尤为特别。
新城B股是江苏新城旗下的B股上市平台,2001年登陆B股市场。然而,就在当年,B股上市企业再融资的闸门被关闭。
这也就意味着,新城B股无法像其他A股上市房企一样,采用熟知的股权融资方式,通过增发来募集长期发展资金。
因此,从2001年以来,新城B股始终未能进行再融资,这就逼迫江苏新城不得不“逃离”B股,另辟蹊径,寻找新的融资渠道。
十几年来,新城B股始终以银行借贷、信托融资的方式获取资金。而近年来,该公司则更多地借助信托融资。
据粗略统计,近些年,新城B股每年的信托融资额约为30亿元,倘若按照13%的利率计算,新城B股要支付近4亿元的融资成本,该数字已占新城B股2011年净利润的30%以上。
再加上,监管部门对于信托融资的监管愈加严格,这让江苏新城颇为无奈。
因此,赴港上市已然成为江苏新城在资本市场“重获新生”的最佳路径。
有报道称,新城控股早在2011年6月就已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盈利预测表和现金流预测表。但由于受到内地宏观调控的影响,2011年下半年,新城控股开始降价销售,降幅达到20%左右,其之前提交的盈利预测表和现金流预测表与实际情况不符,被香港联交所退回重做。
2012年年初,新城控股向香港联交所重新递交了盈利预测表和现金流预测表,并在今年10月通过了香港联交所的聆讯。
由此看来,此次赴港IPO“窗口期”的开启对于江苏新城而言,无疑是绝佳的“复生”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