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博鳌文档 >
>
>
正文
樊纲:应用经济手段替换行政手段 加快房产税试点力度
作者: 贾丛     时间: 2012-08-20 19:32:49    来源: [ 365地产家居网 ]

想想这些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这些行政手段用得很快。但是,制度的改革走得太慢。

  365地产家居网 贾丛 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现场报道 2012年8月9日,“平衡与发展 可持续的中国房地产”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正式开幕。论坛组委会消息显示,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出席嘉宾阵容和参会人数,均已确定超越此前任何一届。 此次论坛嘉宾阵容雄厚,国内知名地产大腕、专家学者等均出席了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

  在《不确定的复苏 全球债务危机与房地产》主题演讲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先生认为,房地产调控已经取得重大成果,目前房价收入比还是很高的,当务之急不是要重复抑制房价,而是尽快用经济手段换下行政手段,加快房产税试点。

  第一,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政策出台以后,那些价格高涨的地区基本上稳定了下来,没有波及到全国的绝大多数二、三、四线城市去,因此全国平均数总的来讲没有形成大泡沫。2010年出台政策还是相对比较及时的,这是第一句话,起到了作用,没有使泡沫形成全国性的大泡沫。孟总讲的全国价格实际上这一两年还有所上涨,都和这个是有关系的。因为全国尽管几个大城市事实上有很多楼盘跌了20%-30%,但全国来看不出有很大跌幅。

  第二,要理解房地产市场的话,房价高不高和收入高不高是相对而言的。平均来说,假定这两年(2010-2012)价格基本稳定,但这两年城镇收入、人均收入(民意值)增加幅度10%以上,甚至农民工的收入在这两年都是10%以上的增长,什么意思呢?如果两年收入增长互利的话,房价和收入比在产生变化,不要看房价有没有降,而是要看房价和收入关系在发生的变化。当然,房价没降,有些阶层收入增长没那么快,平均增长10%,不一定每个人都增长10%,有可能原来收入低,即便增长了10%,也仍然感到房价比较高,买不起房子,真正有些社会问题没有解决,对于那些问题的解决,要靠廉租房、保障房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只要这几年价格不再涨,哪怕没有很跌,事实上相对于收入而言,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这在对于现阶段形势和下一步政策的判断上。

  第三个观点,现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当务之急不是每天重复要抑制房价,而是要尽快地用经济手段替换下行政手段,用制度替换下政策。天天说要调控,调控的对象、调控的目的很明确了,就是要抑制投资性住房需求,保证消费性住房需求的供给。行政手段只能是临时的,我也同意朱会长所讲的,行政手段不能在这个问题上拘泥于市场上一些西方性的观点,当制度一时紧急又建立不起来的时候,经济手段无法马上用的时候,作为应急手段,行政手段要马上上来,把泡沫先抑制住再说。但是,这终究不是长远的办法,终究要通过各种新的制度的建设,包括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来建立新的制度,用经济的手段、用税收、利率、信贷等政策来替换下类似“限购”这样的政策。

  应该说,两年半的时间过去了,一直坚持调控,在这一点上我基本同意。否则的话,如果放弃对投资性需求的控制的话,中国贫富差距这么大,中国金融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确实很容易产生新一轮的泡沫。但是,想想这些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这些行政手段用得很快。但是,制度的改革走得太慢。

  几个月前就听说,有些省份在申请试点,房产税这样的新制度、新政策,迟迟没见新的东西出来。两年了,一些新制度的建设好象没有什么新的进展,除了上海、重庆那边有很小范围的试点之外。我认为,第一是面可以宽;第二是试点的力度可以加大。针对投资性需求问题嘛,总之有很多办法,特别是经济方面的办法可以用,不管是房产税,还是交易税,大家是有争议,但是可以试点,尽快抓紧这方面的试点,尽快抓紧这方面制度的改革和推出,替换掉临时、应急的一些行政手段,才能做到使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的发展,用不着政策一天到晚的在那儿调来调去。未来在调控力度和调控手段上能够根据新的情况做出必要的调整,我们的市场会更加健康一点儿。



(审校:劳蓉蓉)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