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博鳌文档 >
>
>
正文
贾康:调控需与时俱进 房产税推广仍需长时间探索
作者: 贾丛     时间: 2012-08-20 17:07:34    来源: [ 365地产家居网 ]

整个制度建设过程,我不认为三五年就可以在中国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形态,一定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不断探索。

  365地产家居网 贾丛 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现场报道 2012年8月9日,“平衡与发展 可持续的中国房地产”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正式开幕。论坛组委会消息显示,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出席嘉宾阵容和参会人数,均已确定超越此前任何一届。 此次论坛嘉宾阵容雄厚,国内知名地产大腕、专家学者等均出席了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

  著名财经专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先生在此次论坛上表示,虽然调控是需要的,但调控必须与时俱进,必须适应不同阶段的发展和相关情况的变化,这一轮房地产调控新政是值得肯定的进步,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清晰的框架。

  当前调控新政仍然在延续,这一轮房地产调控新政值得肯定的进步,是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调控框架。调控主体是政府,要合理地实施国家干预。双轨就预示着在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在市场环境里面要遵循市场规则和市场规律。

  同时,在房改之后的这些年的探索中又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打造一个房地产概念下的保障轨,这样一来,保障轨在很多情况下实际上是非市场的,但它必须要跟市场兼容。保障轨和市场轨,人人在谈论,人人在关注动向,有时候有分析,有争论,甚至很动感情,总理和网民互动的时候,简明的作出了这样的回应,即:保障房的事情总理管,商品房的事情总经理管。这就是双轨统筹的一种表述,必须把市场上总经理要管市场轨和保障轨,在政府协调之下健康发展。

  现在所说到的调控进一步演变,结合双轨统筹,特别看重制度建设,边调控,边改革,边推动制度建设,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历史性责任。当然,也包含着历史性的考验。在双轨统筹的制度建设里,它无法规避的是包含着房产税改革的组成部分。

  现在中国要完成现代化过程是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规划的,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多的进展,三十多年过去之后,越来越清晰地看到2050年前后三步走所追求的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黄金发展所伴随的发展矛盾又困扰着我们。那么,黄金时期必然要求在不动产、财产领域里面有一套现代制度和现代建设。从中长期来看,中国无可不免的要实施现代意义的财产申报制度。

  在市场轨,政府同样要管公平竞争规则,还要管在交易环节、保有环节的税收。税收制度在我们现在看到的国际经验和中国试验的经验中,也就是人们热议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房产税改革,在上海、重庆两地已经有一年多时间的试点。那么,在制度建设这个概念上,要特别加以重视。新的一轮房地产调控所称的新政,它具不具备经历历史考验的高水准,要看实践的情况。

  现在,还要注意到另外一种现象,房产税只有两地的试点,对这两地的试点又有不少的质疑,评价是不是对两地试点已经有的效应,还有它在以后配套改革中的地位,应该说评价比较低。但是,在权威媒体上陆续发布的热点问题面对面里面,有专门的一个主题,像《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报纸登出来的时候,要占一个版面,就是谈房产税改革,里面有一个章节谈房产税改革试点的,从里面可以清晰地看到管理层的认识,一是比较清晰地肯定了两地试点取得的成效,二是说到了两地试点里的试点运行机制,包括上海有0.4、0.6的税率差别产生了怎样的好导向作用,在资源税方面是怎样得到优化。

  当然,不能指望两地的房产税试点有多么大的意义,但是在总体争议下能够启动试点,不能否定它的大胆试、大胆创新的精神,同时它是在尽量减少社会的质疑,在这种背景下所展开的试点。整个制度建设过程,我不认为三五年就可以在中国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形态,一定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不断探索。

  最后一个层面,从中长期来看,现在的房地产调控已经在很多地方以比较严厉的态度实施行政手段,从中长期来看势必合乎逻辑的淡出,这是一个可以看得很清晰的逻辑,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前景。现在可以看到的严厉手段有限购、限价,甚至有的地方要求政府部门要对所有的商品房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审批价格。

  既然已经推进了这么一段时间的调控,在金融政策、财税政策方面是区别对待,我认为这就是过度的明确信号。对于首套房,对于淡化户籍限制,让其他区域进入城市中心区域没有取得户籍的人。定向宽松还有定向原则,对于投机性倾向还是要抑制的。与房产税更多的配套主要是靠经济手段,抑制这种过多炒作的泡沫化行为,这就是走向健康市场环境的一个大致前景。

  因此现在应该坚定地在房地产调控新政继续推行和演变的过程中,重视和强调制度建设,抓好保障房托底的现象,使制度建设逐步到位,以及引导保障房租赁市场的发展。



(审校:劳蓉蓉)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