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讯:8月7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保障性住房政策国际研讨会上介绍,2011年全国共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4.36万公顷,2012年计划安排供应土地4.76万公顷,这个数量为年度测算用地需求的1.76倍,目前已落实用地2万多公顷。
他表示,近三年以来,国土资源部门实现了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的应保尽保。
而对于各地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的审核及落实,胡存智称,国土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改革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计划指标管理的方式,审定并直接安排报国务院批准用地的106个城市的保障性住房用地计划指标,其他城市的保障性住房用地计划指标,各地在下达计划中先行安排,年内根据具体落实情况报国土资源部核销。
对此,该会议发布的《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住房保障问题研究》报告指出,保障性安居工程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区(县)政府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要责任主体,积极探索保障房住房管理模式;同时,市、区(县)房管部门多方筹措资金,超额完成当年的建设任务。
但报告又称,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仍存在问题,如供需矛盾突出,没有保障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大量外来人口,尤其是没有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住房问题;公共租赁住房资金筹措压力大,地方政府不够积极主动等。
为此,报告建议各地应循序渐进,逐步降低门槛,确保优先保障顺序;提供优质土地,吸引各方力量;理顺权责关系,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
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则表示,保障房的社会资金参与政策需要突破,可探索建立专门的保障性住房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可以金融机构的资金,也可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来筹集贷款资金,还可以尝试将住房公积金、养老基金、人寿保险基金引入到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形成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