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年内还寻找不到机会,那就是傻瓜了!”
观点网 陈小丽 “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澄清一下大家的误解”。2009年博鳌房地产论坛现场,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以这样的开白场面对媒体的追问。其一如既往成为媒体闪光灯的“宠儿”,但此次或许会多了些感慨和尴尬。
对CBD情有独钟的潘石屹在年初就对外宣称,今年SOHO中国将结束冬眠战略,借助全球金融危机创造低价获取最繁华地段机会,公司将手持重金在北京和上海市场全力抄底。但令潘石屹所料不及的是,去年还在呼唤“解放军”,今年3月份楼市忽然从冷到热,土地市场也从冷清趋向活跃,很多企业也开始纷纷圈钱圈地,土地价格大幅上涨。
收购上海第一烂尾楼东海广场受阻的消息被广泛报道,加上举牌广渠门15号败北,让今年以来在土地市场一无所获的潘石屹“苦恼不已”。尽管其在博客中一再强调,作为商业地产不能以建筑面积来衡量,更应该用土地的价值去衡量,但是只出无进的潘石屹还是难以逃脱“地荒”尴尬。
在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地产大腕都在戏称潘石屹将这么多现金捂在兜里意欲何为。事实上,潘石屹早在去年就预测2009年土地市场不会有明显好转,一再强调“SOHO中国的战略是在市场好时加速销售,市场低迷时大量进货”,不过,面对市场突如其来的转折,似乎精明的潘石屹也开始困惑:“下半年楼市格局将出现什么问题,会怎么样,我根本就不知道,看不清楚,前些年我们想不听领导的,现在我听领导的。”
SOHO中国下半年能否拿到地,如果一直拿不到地,将怎么办?观点新媒体就此问题采访了潘石屹。
“前提是我对市场没有办法判断,1-6月份银行放款7.73万亿,原计划是5万亿,但到7月份突然下降77%,银根紧了,目前的经济形势取决于政策,而政策的关键要看领导人怎么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倘若市场继续好,SOHO中国就是销售,未来有超过300亿的物业可供销售,可以保证公司保持3年以上的增长时间,如果市场不好,我们将用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趁低吸纳超过300亿元的土地和项目。”潘石屹强调,三年之内,SOHO中国有300亿元的进退空间把公司规模、持有物业比例以及销售比例慢慢调整,至于一年内的是否拿到地并不担忧,“如果三年内还寻找不到机会,那就是傻瓜了!”
事实上,潘石屹此前在接受观点新媒体的网聊提问时表示:“目前在土地市场上,很多开发商拼命去拿地,出现了比2007年更疯狂的泡沫,SOHO中国将会很理性去把握市场,不会人云亦云在在市场上随波逐流。”
与此同时,在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潘石屹一再指出,SOHO中国时刻都在留意寻找市场中的最低的“洼地”,最有投资价值的地段和项目才是SOHO中国需要投入精力和资金的地方。
潘石屹笑着补充:“失手广渠门15号地,市场都说我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实际上的确是有点酸”。而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宗在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发言时则“安慰”潘石屹,“所谓的地王对买了地王的人而言最不好,所以潘石屹,你没有买到地王,恭喜你。历史告诉我们,凡是买了地王的,后悔的人多,欢喜的人少。”
此外,潘石屹坦言,对于政策也有点蒙,尤其对于今年一月份北京政府出台的开发商欠政府的出让金可以缓交这一政策暗叫不公平,“别人欠了政府出让金,我没有欠,他们都可以免交,我没有需要免交的。”
对于潘石屹而言,目前SOHO中国遭遇最大的瓶颈就是土地储备不足。据介绍,截至去年年底,SOHO中国在建和拟开发的土地储备仅有100万平方米,目前除了在售的北京三里屯SOHO、SOHO北京公馆、中关村SOHO、朝阳门SOHO项目,以及少数在租和储备项目外,SOHO中国在土地项目上尚无斩获。
分析人士认为,按照SOHO中国的现状,其后续土地储备依然要面临窘境。据业内人士向观点新媒体透露,SOHO中国进军上海可谓步履维艰:“接触了很多土地都遇到许多困难,关键原因是SOHO中国打散销售模式为不为地方政府接受,不愿意其在核心区拿地”。
据最新消息,SOHO中国为了摆脱“地荒”窘境,甚至放弃一直坚持选择最繁华区域的取地方式,已经在河北廊坊香河拿下一块地块。但截至发稿为止,上述传闻尚未与SOHO中国的相关人士进行核实。
·房价高企:资本盛宴的最后狂欢? 09/08/27
·大摩再售项目股权 地产基金隐退中国 09/08/26
·百亿盛宴:龙湖地产重启上市 09/08/25
·一个四线城市开发商的“三座大山” 09/08/25
·观点一周评述:一切皆有可能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