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
博鳌首页| 嘉宾演讲| 现场实录| 图片报道| 人物访谈| 媒体报道| 论坛合作| 历史回顾| 论坛介绍| 观点网

陈慧珠: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培养责任型的领导

https://www.guandian.cn 2009-08-14 15:16:17 来源: [ 观点网 ]

  8月13日,由观点新媒体主办,上海证券报、每日经济新闻、搜狐焦点网联合主办的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在海南博鳌正式开幕。论坛第二天下午,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陈慧珠女士发表了题为《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培养责任型的领导》的演讲。以下为陈慧珠女士演讲的全文实录:

  陈慧珠: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讨论的题目是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培养责任型的领导。这个题目不太好讲,但很有需要,我就选了这个题目。准备的时间也不是很多,我争取在15分钟内把这个题目跟大家讨论一下。如果有不足之处,今天、明天希望跟大家多一点交流,给我们多一点意见。

  开始之前,我想先让大家看一张图片,外面天气很好,大家可能更想走出外面。这个PPT下面有一个图片是我们香港科大的校园,背山面海,是一个风景很漂亮的地方,这是学校全景,后面还有两个图片,左手边你看到我们房子,教学的地方,老师住的地方、学生住的地方,游泳池、运动场。大家都是地产行业的精英,大家对房地产价格可以做一个评估,风景这样好的地方,如果我们要卖出去,能卖多少钱?价值多大?我相信大家都是精英,算一算马上有答案了。这个答案对我们来说,也没用,因为学校是不卖的。然后对我来说,学校是无价的。但是我介绍一下学校的成本,我们建这样的学校,当年花了多少钱。香港科技大学是1991年成立,我们是一个公立大学,所有建筑成本等等都是政府、香港赛马会出钱赞助。1991年花了32个亿的港币建这么漂亮的学校。其实当时还是第一期校园,后来有第二、三期。当时学校建筑成本总共32亿。其实除了这个成本之外,当然还有营运成本,每年现在学校都花政府超过10个亿的港币营运成本。香港科大是一个公立的学校,有一个很漂亮的校园。

  现在回到我们今天的议题,责任型的领导。香港科大商学院作为一个责任型的商学院,我们致力于培养责任型的领导。为什么我们可以做到这方面教育的事业。我后面会稍微介绍一下科大。然后针对当前中国房地产企业的领导对责任的理解,整个行业对责任型的需求等等,我也做了一个简单分析。我针对EMBA学员以及一些雇主做了调研,我这几天过来也是想更深入找出这个答案,我们作为一个商学院能在这方面做些什么,后面我们可以沟通一下。

  第三,我们学校通过课程传递责任的理念。

  希望15分钟能把这几点讲好。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香港科大商学院。这里有2004年英国金融时报给我们的评价,2004年是什么时候内?1991年我们成立,2004年就是我们学校13岁的时候,作为一个非常年轻的大学,这个是肯定的。金融时报每年都做一些大学评价,他当时做了一个评语,亚洲最年轻、最受推崇的商学院。具体我们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个成果,要讲很久,我简单讲两个成果,比如我们国际上的认证,不同行业有不同认证。工商管理教育认证有两个主要机构,AACSP,美国的,还有欧洲的UKRS。这两个认证很难达到。我们98年的时候,我刚刚加入香港科大的时候是98年,那个时候就拿到了两个世界最高的国际认证。到了今天,很多亚洲的学校都争取这两个认证,现在香港除了我们之外,另外两个大学能拿到这个认证。另外我们也有一些课程排名,研究上有很骄人成果,因此被国际传媒给予这样的评价。当时给了这个评价后,给我们压力也是很大的,我们是很受推崇的学校,不仅要把课程做好,我们要考虑自己的责任。而且我们是一个公立学校,我们的成本、我们的营运,最大部分是香港政府付钱,纳税人付钱,所以我们要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我们就把培养责任型人才,作为我们学校的使命和目标之一。这一点我们已经把它定下来。我们很有决心做这件事,因为我们是公立的背景,我们存在着更重要的社会责任。我们本身就是担负起这个社会责任。因为是公立的,我们要做公益的。

  也允许我再解释一下香港科大是怎样一个学校。作为一个大学,最重要的是师资力量和研究实力。在师资力量方面,这里有一个分布图。我们总共有140位全职教授,都拥有国际化的背景,都拥有博士学位。全职教授阵容非常庞大,而且非常优秀。很多以为我们是香港大学,我们老师就大部分是香港人,其实也不是,分布中只有10%左右是香港人,32%是来自中国大陆的中国人,然后有来自台湾、韩国、日本、印度,22%是美国,也有挺大的百分比是欧洲。这个分布是非常多元化、国际化的分布。然后我们学校创立的时候以国际一流的标准聘老师,我们聘老师有一个名单,全球排名20名的学校,我们老师的80%博士学位都是芝加哥、沃顿、哈佛等等学校的精英。有人说我们是商学院当中的黄埔军校或者是少林寺,这是什么概念呢?你看看现在在中国做出成就的一些学校的领导,也是在香港科大出来的或者在香港科大工作过,包括林毅夫,早期在科大,之后在北大,然后到世界银行做行长。还有长江的项兵,当年都是在科大工作过。还有中欧负责的副院长许定波,几年前离开我们去贡献其他的学校。因此说我们是商学院中的一个黄埔军校。

  国际排名,我抽两个来讲,第一,整体的研究水平。这是所有大学都会争取达到的指标,我们一直都排在亚太区第一名,全球大概排名第十七名左右。我是要跟哈佛、芝加哥竞争的,排在前面、后面都是实力很雄厚的欧美顶尖学校。这一点我们已经引以为傲。另外一点是我们课程排名,包括MBA、EMBA排名,左手第一项是我们跟美国西北大学凯特洛学院,连续几年排名前五名。尤其2007年排名世界第一。这个得来很不容易,也作为香港拿到世界第一的荣誉。当时97年的时候香港政府为我们举行一个庆祝会,图片上是庆祝会的情况。站在中间的是香港特首曾荫权,他左手边是朱经武校长,朱经武校长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是华人当中最有机会拿到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在房地产行业有一个代表,罗康瑞先生,也是以前我们校董会主席,当时也出席了庆祝会。照片里还有我们前院长,我以前的院长现在去当政府官员了,他当香港政府财政库务局局长。每一次我出来讲话,都跟人提一下科大有什么成就,其实我们没有因为我们达到这些成就而自满。相反很多人跟我们说,我们没有去宣传这些成就。最重要的我们觉得国际排名只是一部分,我们有没有真正为中国社会、香港、大中华地区做有意义的事情,这是最重要的。排名只是国际上一个认可,我们现在追求的是希望在好的排名上再做多一点。最近我们推出一些课程的改革。我看这两天会议是复苏和改变当中的房地产新未来,其实关于教育上我们也需要做一些改变。这些改变是面对社会需要或者我们的责任来做。

  对中国房地产,我们做了一点思考。首先我们从学员当中找答案。我们有中文、英文EMBA课程,这两个课程里面都有房地产学员。尤其中文EMBA课程,我们房地产行业的毕业生超过10%。电讯行业、金融商业、跟房地产行业都占了一定百分比。我们EMBA一年只收一班,中英文各收一半,而且分布是有变化的,每一个行业都有一点。地点包括香港、北京、深圳、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台湾、福建、海南岛、辽宁、山东、湖北、陕西等等。有一个感觉,跟这个会议差不多,大江南北的都有参与。然后EMBA学员大部分是公司决策层,包括董事长、总裁、副总裁,30%、29%等等,都是公司决策层,其他是公司的部门主管,还有其他。

  我们看看房地产行业有哪些学员以及学员的雇主,昨天陈启宗在这里发言,很精彩。恒隆集团有几位高管都参加过我们课程。而且陈启宗是我们校董会成员,早期发展给了我们很多意见。他很会支持人才发展,他把高层都送来学习还有廖胜昌先生,满堂红集团董事主席。还有曹志伟先生,广州新城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还有鞠瑾先生。

  针对房地产行业情况,我就跟我们房地产行业的学员跟他的雇主做了一些沟通,我们做了一些探讨,也得到一些总结:第一,在房地产行业,这个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我们调研的对象都非常赞同,还有赞许我们商学院注重培养责任型领导这个方向。培养责任型领导是不容易的,尤其房地产行业,它的高速发展,存在很多变化,然后房地产行业也是一个高杠杆的行业。表示利润跟风险都很高。而且要存在长期、短期、现金流等等的一些情况。所以要在一个这样快速发展变化很大的行业为各方面做出负责任的决定,是很不容易,而且我们要把这个责任定的很清楚。员工对企业和客户要负责任。企业对员工、对股东、对世界、对国家都要负责任。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员工应该怎么样定位,它的价值应该怎么放。在管理教育课程方面会得到很多启发。

  后面有一些具体的课程,我们怎么样传递责任的理念以及具体怎么样执行,应该说在我们课程加进一些内容,我是可以很简单跟大家讲一讲。首先中英双语EMBA课程。今年9、10月份开班课程加了三个模块,都跟责任型领导有关。刚才提过这个行业在一个商业环境做决策非常困难,而且你要知道你要承担的责任、风险。这一点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决策的工具,希望每一个参加我们课程的领导或者高管都能更有效的做出决定,为他自己的决定负责任。另外领导力的反思也很重要,我们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反思,领会定下的目的有没有具体执行。怎么样体现自己的责任。另外一个课程特色,我们请专家学者来讲课,包括陈启宗先生,包括很多企业领袖来我们学校分析最热门的话题。另外一个房地产的硕士课程,这是跟美国一家顶尖的学校,他是在房地产教育方面有很丰富的经验。他想跟我们合作,在中国地区做一个房地产硕士课程。我正在筹备当中。这个课程因为是全球的,如果参加这个过程,会跟全国各地的房地产行业进行交流。承担社会责任也要看全局,也要看全世界的局面,如果多一点国际化的成分,对于房地产行业有参考作用,甚至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应该做全世界房地产行业参考。希望有机会我们可以把这两个联系起来。这是房地产硕士课程暂时的构想,有很多跟房地产有关的题目。比如房地产项目评估、可行性分析、资本市场运作、商业房地产项目开发、国际房地产市场等等。当然这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一部分,另外我们希望培养企业社会责任上有另外一项非专业性的引导,我们最新的一个构想是推出一些后EMBA课程。希望参加课程后,我们可以成立社会公益小组,主动用学员和毕业生优秀领导能力推动事务。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再探讨。

  最后我再总结一下,怎么体现在培养责任型领导方面,在香港科大我们好几个课程都体现这几个方面:第一,中英双语HKUST  EMBA课程,凯洛格香港科大到EMBA课程。与国外大学合办的短期课程以及邀请国际知名学者主持讲座/讨论,我们目前对培养责任型领导特别关注,希望我们跟这个行业共同努力,希望将来跟大家有更多的合作、交流,我的演讲到这里,谢谢!

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最新信息:

议题日程

邮件订阅

订阅RSS

手机3G版

Twitter

相关文章

·百亿盛宴:龙湖地产重启上市 09/08/25

·一个四线城市开发商的“三座大山” 09/08/25

·观点一周评述:一切皆有可能 09/08/24

·中天城投中报:二线坚守 09/08/21

·博鳌专访 季斌:蓝光的思考 09/08/21

博鳌首页| 现场实录| 人物访谈| 媒体报道| 图片报道| 返回顶部
博鳌房地产论坛源于2001年8月,中国最高规格、影响最大的房地产专业性论坛。论坛秉持的宗旨是"交流与互动、有论有谈,新锐思想、激烈的冲撞"。目的是将中国及世界致力于房地产事业的企业及企业人士聚集在一起,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既反思过往地产的兴衰成败,同时开启新的思维,找寻全新思路及广泛深入的合作机会。
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参会及目标听众:房地产开发企业、营销中介机构、金融服务机构、建筑规划设计、建材行业、政府机构、土地交易中心、银行、投行、基金、证券等相关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