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梦,由我启动,把汗水融化成满脸笑容。海阔天空,我是阵风,把旗帜飞扬到南北西东……”这首《我是明星》志愿者主题歌曲,正在10万赛会志愿者、20万拉拉队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100万社会志愿者中传唱着。在繁重任务、严格要求、重重困难面前,“把汗水融化成满脸笑容”是所有志愿者的共同心愿和真实工作写照。
8月14日,一场大雨考验着各奥运场馆的志愿者们。五棵松棒球馆内,20余名志愿者冒雨拉开帆布保护垫,护住了300多平方米的比赛场地;雨越下越大,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里,比赛推迟进行,428名志愿者组织两万余名观众紧急撤场,没有发生一起观众因暴雨路滑发生危险的情况;大雨远去,网球场内,志愿者推着大拖把立即清理场地上的积水,准备比赛……
“同一句话说好几百遍。”这是许多志愿者的正常工作状态。要完成工作任务,志愿者们必须又快又准又好。排球场擦地员志愿者韩超微笑着说:“观众盯着比赛,我们盯着地板。我们的别号是‘快擦手’。”一场比赛下来,一名“快擦手”要上场20多次,最紧张时,6名志愿者要在30秒内擦完162平方米的排球场地。
在赛场之外,遍布北京街头的550个城市志愿者服务点被称作“蓝立方”。自8月7日前门大街开街以来,这条步行街上的“蓝立方”就没有一刻空闲,最繁忙的时段平均每分钟要接待10名游客。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傅声声是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主席的贵宾陪同志愿者,除了负责协助主席本人工作外,还要帮助主席安排其家人奥运会期间在北京的各项行程。“我有时是翻译,有时是助理,有时像管家,有时又是朋友、导游……虽然任务繁重,但能成为他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人,我很快乐和满足。”
来自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赵涛是一名驾驶员志愿者。原本只是上下班开车的他,如今每天要跑两三百公里。作为一名专车司机,工作时间完全服从于客人的安排:因故迟到,“没关系”;行程突然变化,“没关系”;误了饭点,“没关系”……有一次,客人晚上有活动,看他很辛苦,说结束后自己打车回宾馆,让他先回去休息。赵涛说:“不要紧,我等您。”一等就到了12点。
“我是残疾人,所以我特明白,服务残疾人,既不能冷漠对待,也不宜过分热情。”残奥会也日益临近,已经53岁的周书坡正忙着为残奥会志愿者和残奥会接待服务工作人员培训。他全身心投入,下课时常常已是声音嘶哑,汗流浃背,“我希望我们能做得好一点,更好一点”。
有时,细节里同样也“藏”着严格要求。“要给观众留下完美印象。”在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里,每一位观众都能享受到志愿者列队欢送的待遇:“欢迎您再来!再见!”志愿者姜玮丽服务于国家体育场的验票岗位。由于观众的开幕式门票具有很高的纪念价值,她一张张撕得很细心,“不能给观众留下任何遗憾”。
赛场内外,处处可以听到志愿者说:这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快乐。笑容来自我们的内心。
·北京奥运为国人彰显“新常识” 08/08/21
·刘翔事件原因分析及启示 08/08/21
·中国企业的奥运账 08/08/21
·出头鸟:番茄家园的倒台 08/08/21
·绿色、科技装点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 08/08/2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