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运动场馆,四部滚动电梯平稳地将观众载往四层,高大明亮的落地窗外可见精致的“鸟巢”和繁花似锦的奥运景观大道,这里就是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
据介绍,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国家会议中心内,奥运会期间用于击剑、现代五项的击剑和气手枪比赛场馆,建筑面积为56000平方米,设有固定座位数5900个。
多层复合结构吸纳噪声
远远望去,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独特的金属屋顶分外抢眼,现代并且有质感,但是人们也不禁要问:金属屋顶每逢下雨不是要叮叮当当响个不停吗?
国家会议中心的总承包方北京建工集团技术负责人给观众吃了一个“定心丸”:屋顶经过独特技术设计可保比赛不被噪声“打扰”。
这位负责人说,为了防止雨水敲打金属屋顶形成噪声,干扰室内活动,会议中心主体部分的屋顶由内向外采用穿孔铝板、吸音层、隔热层、防潮层、防水层、防雨层等多层复合结构。从而既保证馆内的噪声能够及时被吸纳,又避免了雨水敲击屋顶对馆内形成噪声干扰。
计算机控制整体提升
击剑馆所在的国家会议中心总建设用地面积约12.2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53.4万平方米,实属一个庞然大物了,而其6万平方米的大屋面也运用了计算机控制整体提升的新技术来解决。
“运用计算机的控制,我们提升屋面和观众席的台面,这样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不变形。”北京建工集团国际会议中心工程项目经理李志远介绍,国家会议中心的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和钢结构,建筑高度43米,基础埋深15.47米,它的钢结构工程分为地下、地上两部分,吨位分别约为1380吨和1500吨。
根据工程的特点、难点,充分利用现有的提升支架及结构本身,施工人员制定了合理的组装、提升、焊接顺序与工艺,采用计算机控制液压千斤顶群同步提升技术,通过有效的控制,进行了承重系统的平稳转换及卸荷,高空精确合拢,整体达到设计规范要求,完成了四次钢桁架提升。同为奥运工程项目的广播中心200米长大梁也是运用了这项技术。
“我们有天然空调”
“有人问过,这样一个27万平方米的建筑开启空调后,电表的数字得以多快的速度往上蹿?大家不用担心,我们有天然的空调。”项目经理李志远介绍,承建者北京建工集团的专家们设计出了一个独具匠心的方案———在击剑馆下面修建了3个低于地面7米的下沉花园,共计约1200平方米,这个巨大的室内花园使得局部温度低于正常室温,同时击剑馆顶部设有3个天窗可通风,由于空气上下具有温差,可形成自然对流,构成一个天然的“空调”,在炎热的夏季,国家会议中心室内即使不开空调也能让人感到凉爽。
李志远说,这样的设计将使得每年换季的四个月时间内,国家会议中心可以不使用空调,从而每年节电38万度。
同时,造型巧妙的屋顶也成为雨水回收的绝佳工具。国家会议中心的设计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屋檐和拱桥的设计元素,屋顶呈现“双曲线”图形,四角微微上翘,下方则形成一条向上拱起的弧线,形似拱桥。这样的设计不仅外形美观,而且面积多达6万平方米的整个金属屋面就能充分地收集雨水。
设计人员说,雨水经过中水回收利用中心处理可用来浇灌绿地。按照北京正常年降雨量计算,降雨能够基本满足浇灌需求。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