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北京奥运,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也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意外,这些奇迹与意外,正是奥运的魅力所在。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国人或许“看不懂”、“想不通”的细节,尤其具有“普及奥运常识”的意义。这些常识,对体育强国来说,或许早已是常识,但对我们这个“体育非强国”来说,仍然具有普及常识的意义。
比如,如何看待教练员和运动员“为本国效力”还是“为他国效力”?本届奥运,不少中国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是代表他国前来参赛,原中国女乒李佳薇甚至成为新加坡的“国旗手”,他们在跟自己同胞厮杀时毫不手软。对此,甭说普通百姓,就连大名鼎鼎的老聂也很“想不通”,故此才有“不齿郎平”的言论。老聂的立场颇具代表性。但是当你看到韩国教练金昶佰带领中国女曲大胜韩国队,法国教练鲍埃尔带领中国击剑手仲满大战法国选手,再回头去看郎平率领美国女排,中国教练乔良率领美国女子体操队,就“心平气和”了。对此现象,简单的说,其中蕴涵两个法则:一是体坛“先进生产力”的自然倾斜,二是“各为其主”、“在商言商”的契约原则。因为先进,才有对你的需求:新加坡女乒引进李佳薇,美国女排聘用郎平,中国男篮渴求尤纳斯,刘子歌去澳大利亚培训泳技……向先进学习,才有可能尽快创造奇迹。而一旦受雇,无论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必须遵守职业道德,为主效力。到中国执教后,金昶佰经常用爱国主义教育中国队员,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后,金昶佰曾带领队员振臂高呼:“伟大的中国胜利了!”中国姑娘们就是在这样一位有铁的意志又热爱中国的韩国教练的带领下,第一次将五星红旗升起在曲棍球赛场。而男篮教练尤纳斯则坦然地说:“虽然我是立陶宛人,但我代表中国,和立陶宛比赛我并没有任何心结。我当然希望祖国球队走得更远,但我更希望我所率领的中国队赢球。”我相信,包括郎平在内的“外援”,心同此声。由此,当你看到郎平和“昔日助手”陈忠和相视一笑,看到中国脸的“美国女体教练”乔良由衷拥抱中国女体操手,你就觉得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好。体育就是体育,竞技的魅力已然超越国籍,更遑论意识形态。
又比如,如何看待国家领导人观看球赛的“背后意义”?这次胡锦涛主席观看女排和女乒赛,显然还是有所选择的,如同布什总统选择观看“梦八”一样。但是在那样的场合下,其观众身份有点特殊,又不特殊。要是换在三十年前,国家主席出现的赛场,那场比赛必须是“绝对拿下”的,否则关系到“政治正确”的高度。而现在,激励也罢,压力也罢,中国女排尽力了,“美国教练”郎平也尽力了,女排比赛的最后结局是美国队险胜。对此,场内场外,网上网下,并没出现任何“上纲上线”的责难。而女乒比赛的结局是中国队大胜,也没人归功于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的“伟力”。假如咱们的国家领导人能够放松地以一名体育爱好者的身份浸淫赛事之中,并且成为司空见惯的亲民镜头,那么,“体育是体育,政治是政治”的理念无需多言,就会成为有力的形象宣言,渐渐成为全民共识。从而让国际社会认识到:中国人已经将此理念当成常识,假如别有用心者继续大做文章,只会贻笑大方,遭人诟病。
再比如,如何看待“刘翔退赛”?为何其他人退赛,人们觉得正常;而刘翔因伤退赛,竟旋起如此波澜?这牵涉到“如何看待神话”的命题。把刘翔当作神话,已然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似乎他在奥运场上的“表演”,只是精彩度高低的问题,决不会想到他竟然以这种姿态“打破神话”。可是,人毕竟是人,刘翔只是以似乎石破天惊的方式还原了他凡人的本来面目而已,赛场上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人家埃蒙斯两度奥运飞靶,把好端端的冠军金牌拱手相让中国选手,这样的匪夷所思之事都可能发生,再比较刘翔的正常伤情,国人大概就会“通情达理”了吧?其实,“匪夷所思”背后的心理动因也是“正常”的,四年前的阴影,关键时刻的“复发”,都是竞技体育不可预知的魅力的组成部分。刘翔退赛,以残酷而激烈的方式普及了常识,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要感谢刘翔。
此外,本次奥运还普及了其他一些“新常识”,恕不一一。但愿,这样的“新常识”对大部分人无所谓新,对更大部分人从此不新,阿弥陀佛!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