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我们用封面文章记叙了博客现象。自那以后,情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闻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一篇报道会在一夜之间过时,但是我们曾经刊载过的一篇报道却完全脱离了这一规则。它年复一年地吸引着大批网上读者。这一点非常奇怪,因为尽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我们的那篇报道却好像时间凝固了般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这篇名为《网络日志将改变你的生活》的报道于2005年推出。它标志着我们已陷入一个完全颠倒的媒体世界,一个“对话”的新闻世界。当时有许多人——其中也包括本刊和商业领域中的一大批人——认为,那些因一些细枝末节、庸俗乏味、恶毒诽谤或捕风捉影的事而展开攻击的人将把博客(即网络日志)当作出版工具来使用。那篇报道承认,这些情况基本属实。
我们写道,在这乱糟糟的博客世界里正发生着一些至关重要的事:任何可以登录互联网的人在10分钟内就可以创建博客,然后就有可能成为全球出版人。有些人甚至可以成为明星并且获得影响力。这一切已经发生。在这个新世界里,任何希望“控制”信息的企业(这其中几乎包括了所有人)都经历了一段疯狂大冒险。它预示着我们自己的媒体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里不再神秘。但同时它也几乎向各行各业的公司提出了挑战。每一封电子邮件或备忘录都有可能通过博客公之于众。每一位员工(无论其职位高低)都会以公开或秘密的形式代表公司说话,有时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整个公关部门。“你的顾客和竞争对手都在研究博客,”我们警告道,接着又补充说:“迎头赶上……否则你迟早会被超越。”
最后,我们按照自己提出的建议,用新创办的博客链接Blogspotting.net给这篇文章画上了句号。对话一直在这个博客中继续,直到今天。谁会在乎登在杂志上的这篇文章已经变得有些过时了呢?
Google搜索
事实证明,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刊登在杂志上的这篇文章(我们已经把它存入杂志网站的文档库)不断吸引着读者和博客链接。有些教授还把它纳入自己的课程,不断地要求一个又一个班级的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由于有这么多活动的支持,这篇文章在Google网站搜索排名中名列前茅。在这个搜索引擎中输入“blogsbusiness”,搜索结果第一个出现的就是我们的那篇报道,接下来会是本篇报道。现在仍有数以万计的人在搜索“blogsbusiness”,因为他们渴望更深入地了解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行业。他们的关注使我们这篇过了气的文章始终排在搜索结果的最前列。这是个自我持续发展的例子:他们渴望新鲜事物,而我们却给了他们陈旧的东西。
那该怎么办呢?自然是更新这个年深日久的家伙。今年年初,我们在Blogspotting上列出了一些问题。哪些部分需要修改?读者的反馈意见源源不断地提交上来。我们打电话给以前接触过的消息人士,同时也与新的消息来源取得了联系。我们给当初的文章加入点评,用数十个注释和说明来更新登在网上的这篇报道中的观点。这个方法适用于网络,因为那里有弹出式窗口以及海量空间。但对于版面紧张的纸质杂志而言,我们不得不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那我们就言归正传。3年前,我们写了一篇重头文章,我们对博客的关注集中在它是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它完全颠覆了古登堡经济学,从而使所有人成为潜在的出版人。这一特点牢牢地吸引了我们,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轮印刷革命已经开始震撼媒体密布的曼哈顿地区了。但是,尽管博客是如此重要,我们中也只有一小部分人参与其中。你很有可能就不参与这种活动。ForresterResearch公司最近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美国成年网民中只有1/4的人会每月浏览一次博客。
但实际上,博客只是互联网上最近兴起的众多自助工具中的一种而已。像Facebook和MySpace这样宠大的社交网络为大家提供了会面和交流信息的新方式。诸如LinkedIn这样的网站则帮助数百万人建立了重要的工作关系和联盟。每周都有新的应用程序涌现出来。尽管只有一小部分人希望建立博客,但是却有大批的人渴望交朋友、与朋友联络、交流照片和音乐并且分享活动经历和思想见解。
·网络:博客冲击波 08/08/19
·揭秘:腾讯奥运报道“秒杀原理” 08/08/19
·很多奥运冠军是被这么“改”成的 08/08/17
·张艺谋:“我绝对没有忽略人的本性” 08/08/17
·网络时代:报纸的末日? 08/08/1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