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分析:
一、HalfWayHotel
Halfwayhotel,又叫半路旅馆,位于云南丽江虎跳峡中虎跳的一个向阳的山坡上,由旅游至此的德国人捐资400马克加上业主微薄的积蓄(3-4万,部分外借)自己动手建造而成。由于是90年代建造,halfwayhotel基本上可以作为一个现代建造的地域建筑,与别的地区民居相比,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特点:
1)受传统观念和意识形态影响较小,旅馆自身没有一般建筑的厅堂概念,只是简单的采用围合的一组建筑。
2)它前后均无相关建筑,体现的不是一般民居建筑所具有的整体效果,而更多的是建筑个体自身的品质。
3)西方人的介入。这是一个中西方人合作的结果,两种思维观念的碰撞特别类似中国现代建筑师所处的思维境地。
4)作为90年代的产品,建筑本身并不具有历史的痕迹和沧桑感。
左图是halfwayhotel的平面布局示意图,入口位于右下方位。北侧建筑为主屋,东西两侧为客房,厨房位于西北角落。
1,结构体系
采用石结构+木结构两种逻辑体系混合。底层考虑承重和防护需要,结合地形的高差,采用石材结构承重;二层以木材插入石柱之中,形成木结构承重体系;屋顶部分顺承木结构,采用纳西传统悬山做法,施博凤悬鱼。
2,材料与立面
秉承省工省料的原则,建筑尽量减少材料的消耗,尽量采用廉价的材料。建筑主体就地取材,大量采用石材和木材,采用比较昂贵的砖和瓦,以满足卫生和防潮要求。(右图西南侧的平台砖墙竟花去上万元!注:砖在当地本身并不贵,但由于山路运输,价格飚升)
立面简洁明快。承重部分石材砌筑为实,维护部分木材填充开窗为虚。极尽简洁之所能,大大的降低了造价。
3,空间
空间设计总体上力求简单便捷,利用率高。另外建筑由于面向玉龙雪山,景色极佳,hotel同时提供了新的功能要求:a)观景平台;b)良好卫生设施,洗澡间与厕所。
建筑在西南侧两房交接处巧妙的利用地形布置错层平台(抬高半层),利用下半层设置厕所与洗澡间,上半层设置观景平台。值得注意的是:抬高半层用一预制板,向下半层则采用踏步,充分体现设计的便捷性。
4,细部做法
建筑整体在凸现石材体系的承重性能之余,更多地在木结构中体现地方性的做法、纹样和构造。
外墙门窗在保留当地做法的同时予以简化。一层保留六码头做法,在门心窗形式和雕刻上回应地方;二层木材维护结构则简化纳西地方木材拼帮做法,以浮雕暗示;内部院落外墙门窗则进一步简化,仅采用涂刷表示。
屋顶部分施博凤悬鱼,屋脊起翘。
HalfWayHotel的建设者,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通过苦心经营,朴实营造,“不得已而为之”,创造出一个既简约美观,又富有地方风味的现代地域建筑,是纳西民居建造的一次“诗性实践”。
·地域建筑——从两座纳西民居所引发的思考 08/08/18
·建筑与城:苏州文化中的地域建筑气质 08/07/17
·究竟是谁动了丽江古城? 07/07/18
·廊檐、骑楼,一种特殊建筑文化的沉淀 07/06/14
·当代地域建筑文化分析 07/03/22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