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伟大的事:做老师,助人圆梦
如果完成梦想是重要的目标,那么,什么是伟大的目标呢·在兰迪看来,帮助别人完成梦想,做个助人圆梦者是真正伟大的目标。兰迪说:“年长之后,我发现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是唯一比实现自己梦想更有意义的事情。”
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师往往是最好的“助人圆梦者”。兰迪教授特别感谢他的恩师引导他肩负起教育这个伟大的任务。他的恩师曾对他说:“你应该做教授。你是一个天生的推销员,任何一个得到你的公司都会利用你赚钱,不让你推销有价值的东西太可惜了。你还是做教授去推销教育吧!”
成为教授后,兰迪在卡内基·梅隆开了一个“圆梦”的课程,让各种科系的学生在一起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一项完成童年梦想的项目。为了这个做“圆梦者”的机会,他最后拒绝了梦幻工程队的邀请。为了长大后发现的新梦想,他放弃了儿时的梦想。但是,如果不是追逐儿时的梦想,他又怎么会找到长大后的新梦想呢?
在他的“圆梦”课程中,一批学生只用了两个星期就完成了一般团队要做一个学期的项目。对此,兰迪倍感惊讶,但他只是对学生们说:“你们做的不错,但是我知道,你们可以做得更好。”有这样的老师,学生不但可以实现梦想,甚至可能超越梦想。
我曾经雇用过一名兰迪的学生。他对我说:“兰迪是我所见过的老师里面最有激情的,他能够用生动有趣的例子解释复杂的科技。更重要的是,他真的在乎他的学生,他希望他们能发挥他们的潜力,实现他们的梦想。”
卡内基·梅隆学生排队参观兰迪“圆梦”课程项目的演示
心存感激,心存包容
兰迪有一颗感恩的心。他劝我们随时心存感激,多想别人,少想自己。他在讲座中说,昨天是他妻子的生日,为了准备此次讲座,他没有好好替妻子过生日。随后,他当场推出了一个大蛋糕,请他妻子上台,亲自唱“祝你生日快乐”,以此来表示对妻子的感谢。
他对他的恩师也心存感激。他记得,当他是一个不讨人喜欢又自以为是的本科生的时候,他的恩师利用和他散步的机会,亲切地搂着他肩膀说:“兰迪,你很有才华,可是有人觉得你很傲慢。这真遗憾,因为这样会限制你的发展。”这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
此后,在兰迪的工作和生活中,他不但处处心存感激,而且善于包容他人。他说如果不是当时老师包容他,耐心地劝他,而只是批评他,他的傲慢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改过来。有些人让你生气,但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就总能发现他们性格中闪光的地方。他说:“如果你对某个人有意见,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给他足够的时间。”在这里,包容是感恩的第一步。
兰迪教授的感恩之心,以及他的真诚打动了他周围的人。我的一位朋友参加了那次讲座,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成年人在一起失控并痛哭。连我们最严肃的校长和一位最严厉的教授都被他打动而失声落泪。”我的朋友还说,兰迪曾经花很多时间帮助少数民族,资助贫困的亚洲国家的教育,希望给更多的人实现梦想的机会。
引领你的一生
关于此次讲座,兰迪教授有两个结论:
第一:“今天的演讲不是讲如何实现你的梦想,而是如何引领你的一生(leadyourlife)。如果你正确引领你的一生,因缘自会带来一切你所应得的。”
我认为“Leadyourlife”这句话既简短有力又意味深长。“Leadyourlife”而不是“liveyourlife”,也就是说,不要只“过一生”,而是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着、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一生。如果你做到了这些,因缘会给你一切你所应得的。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而兰迪仿佛想通过他的“最后的讲座”告诉我们:“如果你尽力地去实现你的梦想,那你才是真正地生活过了。对一个曾经真正生活过的人,死亡是一点也不可怕的。”
第二:“今天的讲座其实不是为你,而是为了我的孩子。”
这是多么珍贵的遗产呀!我相信他的三个孩子会依据他“最后的讲座”来引领他们的一生。我也相信,经过互联网的传播,更多的孩子会因为看过兰迪的“最后的讲座”,而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和更加精彩的一生。
我十一岁的女儿看完“最后的讲座”后告诉我:“我要写下我童年的梦想。”我拍拍她的头,赞赏她的计划。她又说:“我可以去画我房间的墙壁吗?”我提醒她:“你小时候画的还不够吗?”她吐吐舌头说:“我知道。谢谢你以前让我画。”
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和兰迪的孩子一样,用梦想引领他们的一生。
兰迪和他的三个可爱孩子。
兰迪.波许的最后讲座:真正实现你童年的梦想——2007年9月18日卡内基.梅隆大学。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