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东亚银行购入小陆家嘴高宝金融大厦的10个楼层、约1.5万平方米的写字楼及商铺。
汇丰银行不甘于3个楼面的写字楼,2007年7月又高调宣布,上海国金中心将成为汇丰中国的总部所在地。新鸿基将上海国金中心两座办公楼的南座、总面积达5.3万平方米的20个楼层出售给汇丰银行,并计划命名为"汇丰银行大楼--上海国金中心"。据悉,这也是外资法人银行在沪面积最大的办公场所。
有利无害?
仲量联行亚洲区董事陈立民先生接受观点网采访时说,港资银行在沪买楼并获取冠名权,对港资银行来说是有利无害的。
首先对银行来说,最主要的就是"信誉",不仅给投资者,也给公众、政府以信心。一栋巍峨的以银行名字冠名的超甲级或甲级写字楼,代表着银行自身的形象,是银行实力的最好证明,将给公众带来很大的信心。
其次,用自有资金购买写字楼,持有物业,不仅可以省下一笔不菲的租金,还可以坐享升值之利,可谓一举数得。
戴德梁行数据显示,2007年第一季度的甲级写字楼租金较去年同比涨幅达到了9%(以人民币计算),达7.89元/平方米/天。2008年上半年,上海甲级及超甲级办公楼平均租金达到每天每平方米12.2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
此外,从政府的政策来说,在政府部门逐步放宽被严格控制的金融市场时,由于上海具有先天优势,这些在陆家嘴拥有自身写字楼的港资银行无疑将是最先享受这一优惠的,比如人民币业务最早就是在上海开放的,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等就先享受到了这一优惠政策。
另一方面,陈立民表示,上海的写字楼市场是一个理性的、稳定的市场;它与住宅市场不同,看不到泡沫,也不存在炒作,都是一些诚信的投资者。
据了解,上海甲级写字楼市场供应量一直没增加过,但需求就上涨得厉害。陈立民指出,2004年至2006年间,上海市超甲级写字楼年度新增供应基本维持在20万平方米左右,而吸纳量却在一年内从15万平方米劲增至20万平方米。
仲量联行调查数据表明,至2006年底,上海市超甲级写字楼总体供应(总存量)约为100万平方米;而甲级写字楼(包含超甲级)的总体供应为280万平方米。正在兴建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落成后或许将改变上海写字楼的这种紧凑局面,但活跃的预租业务也将缓解供应量激增的影响。
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高级商办研究专员张娟认为,目前上海甲级写字楼市场供应虽然庞大,但上海持续向好的区域经济为其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得这一市场长期需求旺盛。
据陈立民透露,上海甲级写字楼大都由单一业主持有写字楼物业,一般都不会散卖,而是由开发商长期持有出租,散卖的写字楼低于20%。因此,港资银行能够在陆家嘴拥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物,不仅需要实力,也需要时机和影响力。
·供应趋紧 港资银行上海买楼忙 08/07/28
·【英】金融时报:解读深圳“断供” 08/07/20
·仲量联行:广东经济结构性转型吸引更多外商 08/07/10
·后奥运房产 08/07/09
·仲量联行:超甲级写字楼出现重新界定上海写字楼市场 08/07/0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