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联行在其最新发布的《重新界定上海写字楼市场》报告中指出,近年来,上海的写字楼市场在品质和租金上呈现两极化趋势,市场驱动正进一步拉大领先者和其余写字楼之间的差距,因此建筑等级的传统定义正逐渐失去其原有意义。市场本身选出了优中之优--"超甲级写字楼"这一新类别逐渐凸现,并因此而重新界定上海写字楼市场。
"上海在2011年前将有三百万平方米的'甲级写字楼'陆续建成并投入市场,但并非所有的甲级写字楼都会对租户产生同样的吸引力。"仲量联行上海董事总经理顾东尼指出,"我们需要更深入了解不同甲级写字楼的表现,以及租户和开发商的期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上海的写字楼存量从1995年的10.9万平方米激增至2000年底的260万平方米,而这其中大部分被自动认定为甲级写字楼。这一快速增长的写字楼市场在2001年随着恒隆广场1期的完工到达一个拐点,恒隆广场项目的卓越品质成为业界竞相遵循的标准。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是时候重新审视上海写字楼市场的界定标准。如今租户对办公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部分写字楼可以满足,而另一些却无法达到。
评估建筑质量有很多详细的技术指标,单一特点不足以将一座建筑提升到超甲级的门槛之内。在此份报告中,仲量联行着重指出了11项影响租户对写字楼的建筑本身及其地理位置第一印象的主要指标。许多指标目前已被用于写字楼市场的级别评定,但并未很系统。
"市场已开始对超甲级写字楼市场的出现做出反应。"顾东尼指出,"通过分析供求改变的趋势以及划分租金和资本值数据的方式,我们已经开始看到主要写字楼等级表现的明显差异。不包括乙级写字楼,我们将当前的三百万平方米甲级办公空间划分为238万平方米的甲级写字楼和83.1万平方米的超甲级写字楼。其中超甲级写字楼仅有十二栋。"
正如2001年是甲级写字楼市场里程碑式的一年,2008将成为超甲级写字楼市场至关重要的一年。从现在起至2011年底,上海核心商务区的写字楼新增供应中,将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项目会是超甲级,总计129万平方米。超甲级写字楼市场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对可持续性的关注和坚持将会成为建筑品质的一个关键考量因素。"顾东尼补充道,"未来三到四年的市场领先者,将属于那些现在就开始思考如何在这个蓬勃发展的新市场中把握真正机遇的人。"
·全球12座最壮观桥梁 中国占其5 08/07/08
·戴德梁行:2008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透视 08/07/08
·上海“公路大王”被拘 08/07/08
·巴曙松通讯㈢:紧缩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影响 08/07/08
·汤臣一品与徐彬 08/07/0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