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业内人士也指出,不排除因为房价缩水成为负资产,在租不抵供的情况下,有个别房产投资者被迫放弃增值条件欠佳的房产的现象。“但并非所有负资产客户都选择断供,负资产与断供不能直接挂钩画等号。”他们指出,很多购房者尤其是自住购房者,即便房产成为负资产,鉴于自住房产属生活必需品以及对个人信用记录影响等诸多因素,一般不会轻易选择断供。
同时,银行相关人士也并不讳言房贷不良余额有所上升的现状。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就曾在回应媒体采访时承认,个贷余额已经在4月份冲破400亿元,个贷不良率已经从去年末的0.2%上升到0.5%。
真相?
然而,争论已经不可逆转,深圳断供潮问题引起了中国银监会等高层经济决策部门的重视,并下令深圳银监局上报相关“断供”情况。为了解深圳银行信贷实际状况,高层也派员到深圳进行实地调查。
只过了几天时间,深圳银监局的报告便已出炉。报告显示,从个人住房贷款情况看,截至2008年6月末,深圳中资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198.72亿元。若按五级分类口径统计,个人住房贷款不良余额为13.85亿元,比年初减少0.73亿元;不良贷款率0.63%,比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按更审慎标准(逾期90天以上贷款对应的全部贷款余额)统计,不良贷款余额为17.35亿元,比年初增加2.11亿元;不良贷款率0.79%,比年初上升0.11个百分点。
这一数据似乎表明:深圳目前断供状况并没有外界想象的严重。由于银行一般认定90天以上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断供,所以信贷不良率也在可控范围之内。因此,深圳银监局局长刘元在媒体通气会上明确表示:尽管深圳个人住房贷款违约率目前有所上升,但并未出现大面积断供现象。“
据悉,在这份数据之外,深圳银监局还紧急要求各大银行将目前的相关房贷数据上报,并接受抽样调查,这些数据将形成一份简要的报告上呈。
余额的疑云
但是,银监局公布的这个数据与《断供已过千亿 次贷危机浮现》一文的观点却大相径庭。不良贷款余额从千亿锐减到17.35亿,为何会有如此悬殊的差异?
“我们计算方法的不同,”在接受观点网采访时,《断供已过千亿次贷危机浮现》一文的作者风语表示。他说,银监局的数据是按五级分类口径统计,或者按更审慎标准即逾期90天以上贷款对应的全部贷款余额统计。“我们的数据是合理的分析推算得出来的,也就是把那些一个月内不还款的、没有还款意愿的人也归结在内。尽管不能说完全的精确,但是,绝对不会像官方所说的,‘断供’是个别现象,相信地产界很多的朋友都难以相信这个结论。”至于官方的数据是否反映了客观的现状,风语拒绝作出评价,“现在争论这个问题已经意义不大。”
无论“断供”争议是否还有必要,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深圳银监局已经认识到了其中潜在的危机,并就此向各大商业银行发出警告:个人按揭的违约率呈上升态势,银行业应提高房贷标准,做好相关风险压力测试,未雨绸缪,以防止真正的断供风险。
在信贷紧缩之下,业已冰冷的深圳地产市场似乎在下半年将面临着雪上加霜的局面。
·风语回应深圳银监局“断供真相” 08/07/28
·世联报告:上半年深圳房地产市场 08/07/27
·上海银监局:二手房贷超新房近27倍 08/07/27
·上海银监局:房贷探底回升 风险仍可控 08/07/25
·08年经济魔鬼辞典 08/07/24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