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11日,建设银行(601939.SH)、深发展A(000001.SZ)、浦发银行(600000.SH)、工商银行(601398.SH)、中信银行(601998.SH)、民生银行(600016.SH)、宁波银行(002142.SZ)、招商银行(600036.SH)、兴业银行(601166.SH)等9家银行发布了2008年中期预增公告。9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平均增长率近100%,其中中间业务增长功不可没,成为最大亮点。
面对资本市场淡静,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盈利模式和结构悄然变化。信托贷款类产品、委托贷款以及财务顾问费用构成了紧缩背景下的中间业务新来源,而原来的中间业务收入“大头”基金代销黯然失色。不过,这些变化能否持续成为商业银行盈利动力,仍值得观察。
四大渠道贡献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盈利模式和结构今年上半年发生了改变。”银河证券银行业分析员张曦说。
2007年,银行中间业务增长主要来源于股票市场相关业务,包括基金托管、基金代销、集合理财产品等,并以零售业务客户为主;而2008年,银行中间业务开拓重点转向对公理财业务,包括银团贷款、财务顾问、银保代销、理财产品等收入快速增长。
这个转变背后,一方面是股市转淡,另一方面,贷款紧缩给了银行巨大压力。
业内人士分析,上半年银行中间业务大幅增长的渠道之一是贷款类信托理财产品快速增长。今年以来,贷款类信托产品发行超过400款,6月,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发行166款,创下历史新高,占当月发行理财产品总数的40%之多。
在银信合作中,一般信托产品年收益率的30%为中介费用,由银行和信托公司分享。“银行占大头,分成比例大约是2∶1。”某股份制银行总行理财产品设计负责人透露。
渠道之二是委托贷款。根据央行的调查,一季度,商业银行纷纷发展“消化”信贷资产,压缩流动资金贷款等表内资产,以表外授信代替,委托贷款增长较快。而在这类业务中,部分银行按照利息收取中间费用,一般为利息收入的20%~30%左右;部分银行则按照委托贷款余额收取费用,一般在1.5‰到5‰之间。
渠道之三是飙升的财务顾问费。“信贷紧张,不少银行上浮贷款利率。银行通常把上浮利率的一部分利息收入划拨到中间业务收入中,在账目上列入财务顾问费。这样中间业务收入提高了,平均贷款利率水平降低了,财务报表好看一些。”某国有银行公司业务部人士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为了弥补基金销售收入萎缩缺口,银行今年大力拓展银保业务,银保手续费对中间业务的贡献十分可观。而资本市场持续低迷,保险产品销售回暖,也给银保业务拓展提供了契机。据了解,保险公司支付给银行的手续费通常为保费收入的3%,但“为了争夺渠道,很多公司都超过这个费率,提高到5%到6%。”某合资保险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
“6月网点代销保险销售额1000多万元,按2.5%~3%销售手续费计算,也有30万元收入。”工商银行某支行网点负责人告诉记者。记者从中国银行(601988.SH)广州某支行得到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该支行保险代销收入仅162万元,今年同期收入增长就达到269万元。
基金代销下滑
股市低迷,一向对银行中间业务贡献甚大的基金代销业务锐减。“目前银行与资本市场直接相关的中间业务收入约占中间业务总收入的20%到30%。”国海证券冯伟调研后估算。
今年2季度,国内基金新增份额规模约280亿元,而去年4个季度的数据分别高达976、3189、5217、1711亿元。仅代销基金一项,理论上银行收入就比去年同期下降90%以上,对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幅影响在50%以上。
记者从上述中行广州某支行得到的数据显示,2007年,该支行中间业务中对私业务收入是1.2918亿元。其中,销售额为32.5亿元的基金代销业务为银行赚取了4780万元收入,占对私业务收入37%。但今年上半年,基金代销额仅为2.9亿元,代销收入998万元,占对私中间业务收入下降到17.8%。
“中间业务收入的指标没变,但创收的项目改变了。”该支行个人金融部负责人介绍,年初他们网点的基金销售任务指标是8000万~9000万元。但到4月,上证指数第一次跌破3500点以后,基金销售指标迅速“缩水”为原来的1/5,变为1000万元~2000万元。不过,基金销售的“含金量”也在增加。去年,银行代销基金可获得1.2%或1.5%的认(申)购费,并有销售额的1‰的佣金收入;而今年,基金公司给银行增加了4.5‰~5‰的客户维护费,并将佣金提高至1.5‰~2‰。据了解,对于一些小基金公司的新发基金,银行普遍能获得销售额7‰的额外收入,即便是大中型基金公司,也能获得3‰~5‰后期收入。
“虽然基金公司给的佣金和客户维护费在增加,但市场不好,基金也不好卖,银行代销收入实际在减少。”前述中行某支行个人金融负责人表示,其所在行基金销售收入下降幅度达50%,只能依靠其他固定收益类产品收入弥补。
能否持续
中间业务收入成为此次半年报中的最大亮点,银行中间业务是否能就此提速?
宏源证券胡建军表示,事实上,现在大银行中间业务比重大约为10%,但很多中小银行仍旧只有5%左右,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而上述中间业务利润四大渠道,能否下半年得以持续仍面临考验。
信托类贷款产品受到经济周期影响较大,如果宏观调控政策放松,这些需求将回到正常贷款业务中,而无须通过信托产品形式。“银行这些业务,不过是从表内业务做到表外业务,左手转右手。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没有本质的盈利模式改变。”胡建军表示,“由于国内银行仍旧是分业经营,因此能做到如此程度也是很创新了。”
而银保业务是否能持续高增长也是个问题。“有些保险公司已经在有意识地控制银保产品,因为渠道费用高,而且只能卖较低端的产品。”上述合资保险公司人士表示。
况且,并不是所有银行都具有中间业务优势。例如一些股份制银行的利润增长,中间业务贡献度仍旧不大。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转型依赖其渠道优势和客户优势。”银河证券张曦分析,事实上,无论是贷款类信托理财产品还是银保产品,仍旧是银行体系内资金。在各银行近期陆续召开年的中期总结会议上,争夺存款和大客户仍旧是各行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也许反映出中间业务仍需靠“存贷款”,否则将成“无源之水”,难以为继。
·我要退地! 08/07/13
·10个名词浓缩深圳地产25年史 08/07/12
·深圳城市人文精神解读 08/07/12
·潘石屹:现在是房地产最困难的时候 08/07/10
·仲量联行:广东经济结构性转型吸引更多外商 08/07/10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