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响彻一方的房地产集团老总,百亿富翁杨铿的低调让很多人匪夷所思。
四川蓝光集团董事局主席 杨铿
“我不想去评论关于‘拐点’的说法。”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时,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会议的杨铿摆摆手,留下这样一个答案。
答案显然是大家早已预料到的。3月间,关于地产大佬王石抛出的“拐点论”,地产界人士已经相当默契地分为了两派,第一派就是反击派,第二派则是沉默派。
我们可以预见的是,杨铿从来没出现在舆论的前端,这一次当然不会例外。
简单得近乎于空白的履历,少见的个人生平叙述,一笔带过的创业历史,处处都显示着一个实业派房企老总的低调。
1962年出生的杨铿,在懵懂时期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前最黑暗的一个年代。我们无从得知,那段苍白的记忆给予了杨铿怎样的世界观,而这种世界观,塑造了他怎样的性格。
我们只能通过词汇的重组,来勾勒杨铿的奋斗历程:早年以生产汽车配件起步,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成都开发大型电子电器市场,由此成为当地地产大亨。“蓝光实业”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房地产、国际贸易、连锁百货和项目投资于一体的大型集团。在他的带领下蓝光一路所向披靡,曾创造了一月内3盘同开的纪录和引起轰动的蓝光速度。
另一份简介则如是介绍:杨铿,男,汉族。四川蓝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委员,省人大代表,省工商联执委会副会长,省商会副会长。
“蓝光集团杨铿以130亿元居第19位。”这是2007年胡润房地产富豪榜给出的排名,而早前发布的胡润百富榜上,杨铿以150亿元总财富居第36位。与之相比,2006年杨铿在百富榜上居185位,财富为18亿元,一年时间其财富增长7倍,排名上升139位。
然而这些冰冷的数字和荣耀背后,我们无法窥见一个地产老总的思想路径。
杨铿本人异常低调,对于30年来的成都房地产的发展,很少有记者能与他面对面交流,仅能凭一些公开的信息细节给杨铿一个素描。有蓝光员工评价,杨铿有着十分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过人的学习研究能力。据说,他最爱看成功企业的案例,从中获取经营之道,失败的案例也是他研究的重点。
我们可以在他的历程中,将2004年看做杨铿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就在这一年,蓝光做了8个项目,7个商业地产项目,以及其第一个住宅项目“御府花都”。蓝光为何在成都商业地产领域驾轻就熟的巅峰时刻,突然收手转战住宅,自此成为谜团。
当年,宏观调控下许多开发商都在寻找突围方式:万通与泰达的合作、中城联盟谋取中国房地产基金,转型、调整成为房地产界最热门的话题。而其中最耀眼的是那些用速度来突出重围的企业,如顺驰、绿地等,用速度来征战全国。
有人称,蓝光是成都版的顺驰,业界则乐意宣称,杨铿引领的,就是“蓝光速度”。
但是杨铿显然不是头脑发热地转型,在此之前,他已深入香港考察商业地产,并在决定转型住宅地产之后,默默无声地在成都拿下多块住宅用地。人们看到的转型,是杨铿酝酿已久后的结果。
·1-5月福建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逐月走低 08/07/08
·狼图腾 杨毫 08/07/08
·红豆集团:资金缺乏整体上市计划夭折 08/07/08
·绿景地产:2008年半年度业绩预增900%-1000% 08/07/08
·证监会救市?保利获发43亿公司债“过冬” 08/07/0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