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置信发展之快另所有人咋舌,但笼罩其周围的光环却慢慢黯淡下去了,再也没有像“芙蓉古城”这样的经典名作推出,有人质疑,是杨毫老了吗?
置信集团董事长 杨毫
他说自己就是一条狼,也妄图打造一个“狼”性的队伍。或许对于置信内部员工来说,杨毫确实是一条狼,有狼的野性,更有狼的冷酷。
杨毫16岁参军入伍,几年后在国家“百万裁军”中退下线来,转业回到成都。很少有描写他这几年军旅生活的资料,但置信企业冷酷的军事化企业管理制度,相信与其部队生涯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上世纪80至90年代,一批国有、集体企业干部职工纷纷下海经商创业,“不安分”的杨毫也加入这一行列。最初几年,他卖酒、卖电器,什么赚钱做什么,但似乎并不很顺利,创办的企业先后倒闭,曾经欠下1600万的巨款。94年投身房地产的时候,事业开始有了突破。
杨毫的成功,在于他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1997年国家开始房改取消福利分房,98年又推出按揭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刺激了之前萎靡的地产业。97年他组建了成都置信实业有限公司,开始在房地产业崭露头角。而真正让杨毫和他的成都置信蜚声全国的,是化成都远郊地带的积水稻田为盛唐古风的“芙蓉古城”的推出。
当年置信发展之快另所有人咋舌,但笼罩在周围的光环却似乎慢慢黯淡下去了,再也没有像“芙蓉古城”这样的经典名作推出,有人质疑,是杨毫老了吗?
这些年,置信少有在拍卖市场拿地,面对高地价,即使怀揣资金最终也只能铩羽而归。早在03年置信就出了一些问题,2003年到2004年,整个公司的开发量只有11万平方米,这让一向骄敖的置信人感觉到了耻辱。置信内部进行痛苦的自我批判,许多人号啕大哭。
而更让人痛苦的是置信的分家,时至今日,杨毫依然不愿谈起。2004年4月17日,成都置信实业有限公司一分为二,即成都置信集团和炎华置信集团,分别由杨毫、叶乃炎两人掌舵。
杨毫是个倍受争议的人物,其实更主要还在于其独特的企业管理方式。他开设部队式的培训学校,自任校长,强势推行置信文化。每年,所有员工包括老总都要到学校进行洗脑式培训。在置信培训学校,每个学员必须要看两部片子:《复活的兵团》和《冲出亚马逊》,为的是培养他们高强度的执行力,打造一个“狼”性的团队。
很多人眼里,杨毫缺乏人情味。他甚至在公司内部设立督导队,外部建立暗访队,不仅具体穿着,甚至细到指甲的长短与洁净与否、开门的动作正确与否都在管理范围内,且都有相应的现金扣罚措施。对于他的这些做法,业内一些人士并不认可,有人质疑,如果一个高管能为企业带来上亿的年利润,杨毫还会不会因为他的个人生活问题而将其辞退?
在企业内部讲求民主的大氛围下,杨毫却如此严苛,这自然会引起员工的不满。置信一直保持着高的淘汰性,有些是另立山头,有些则是不满于杨毫过分的苛求。大的人员流动性似乎跟杨毫一直专注的团队建设有些格格不入,一定程度上或许也使得置信发展的步伐放缓了。
在杨毫的培养下,置信走出去的员工都颇有建树,因此置信在成都地产界赢得了“黄埔军校”的称号。无奈杨毫只是为他人做嫁衣,一个最典型的人就是现任炎华置信董事长的叶乃炎。
·1-5月福建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逐月走低 08/07/08
·红豆集团:资金缺乏整体上市计划夭折 08/07/08
·绿景地产:2008年半年度业绩预增900%-1000% 08/07/08
·证监会救市?保利获发43亿公司债“过冬” 08/07/07
·热钱流进中国民间借贷市场 08/07/0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