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马云、施正荣、马化腾、陈天桥等,他们知道自己模式从何而来,他们通过思考产业的未来以琢磨往何处去,他们的商业模式具有平台延展性,他们借助在一个领域的成功,往往可以很轻松地侵略到另一个相关领域,并逐渐地主导整个产业链。按项兵的话说,未来商业的竞争是“链条对链条的竞争”。
面对相同的食材,“画出味道的才华”,这是大长今和普通御膳厨房尚宫最大的区别。一流高手都是责任感强,有门派师承的,老师教得好,自己聪明点,就厉害点,反之亦然。而绝顶高手则是有兴趣有梦想又单纯,要么天赋异禀,并自我修炼,开一代风气之先。就像GOOGLE、苹果。要么跳出门派,把别人模式里好的地方都借鉴过来,最后融汇贯通,自成一统。就像沃尔玛。
但真等到高手“华山论剑”的时候,个个身怀“独门武功”,彼此互较长短,也很难说谁比谁模式更高明了。这个时候,拼的就是内功、定力和谁少犯错误了。
金风科技(国内风能老大,市值500亿元)的老总武钢在与我们交流的时候称,“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别人没做的时候,你靠模式。当别人都做的时候,你要有一定的相持力,这个很重要,这是一个企业的硬功夫。总想走捷径,企业肯定要失败。创新是必要的,但基本的那些东西是永远都不能缺的,你必须扎扎实实的。”
“其实要明白,互联网根本不存在什么蓝海,所谓的不一样和差异化,都是暂时的、阶段性和不稳定的,能在红海里获得成功才是真的成功”,51的庞升东也这样总结自己跟QQ的战争。
企业从弱小到成功,实在不是一个模式可以概括。
总结四句话:
1,模式不是万能的。但尽快找到好的模式会让你事半功倍。
2,下注于人而不是模式。好的模式只会让你激动一时,天才的创业家会让你不断惊喜。
3,好的模式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让客户发自内心的满意并得到实惠;能让你的企业持续健康地挣钱;不违法不违背基本人性和主流价值观
4,创业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影响比赛结果的因素有很多,而模式不过是一双最适合自己的跑鞋罢了。
PS:
Techcrunch上曾经登过一篇对硅谷思想家兼风险投资家Paul Grahm的访谈,里面恰好提到了对商业模式的思考。摘录如下:
Marshall:你刚刚说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好的公司有责任适时地转变商业模式。也有许多人相信,正是因为缺乏真正有效的商业模式,是我们现在身处泡沫的主要原因之一。你不同意那样的意见吗?
Paul:我要告诉创业者的是一开始不要急着把商业模式赶出来。重要的是把人们需要的东西先建立好。如果你不那么做,你的商业计划再聪明也无济于事。
当然,最后你还是需要一个商业模式的。但是迄今为止的经验表明,如何从一件流行的事物身上赚钱要比如何使一件事物流行起来容易很多。
我因为教导创业者把重心放在如何做出真正有用的东西而不是担忧如何赚钱而备受指责。但是,那的的确确就是Google的做法。苹果也一样。你最好再想想像这类人们信服的例子。
·重庆多家房产企业密谋上市 08/06/29
·2008博鳌房地产论坛区域开发商专访 08/06/26
·万科携手世邦魏理仕 合资成立高端物业公司 08/06/23
·理性回归:钱多能摆平“嘴巴大”的不良后果? 08/06/23
·行业整风? 博鳌共识:房地产业形象自救 08/06/20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