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要表达的意思也许是,既然是因为政府在公共产品上的缺失造成的种种社会矛盾,所以,要将这种情绪发泄到开发商的头上是不公允的。
在2008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任志强将今天住宅消费者与开发商的矛盾归结为政府公共产品的缺失。可以理解,任志强的此种说法不仅仅是针对消费和开发商在市场交易上的矛盾,同样体现在社会公众的情绪上。
任志强要表达的意思也许是,既然是因为政府在公共产品上的缺失造成的种种社会矛盾,所以,要将这种情绪发泄到开发商的头上是不公允的。
事实上,任志强看到了城市化进程当中人口与城市之间的矛盾。在任志强的理解当中,城市化的问题就是解决城市人口的生活与生存的问题。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均城市居住面积只有3.5平米,1949年是人均4.9平米,也就是低于1949年建国时的水平,还不包括30万的城市人口和知识青年,假如把他们算上可能连3平米都不到。”任志强说。
在此基础上,任志强认为:改革开放第一件大事就是大力发展城市建设,以解决日益增长的社会矛盾。任志强认为,整个房地产市场化改革是在此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的。
但任志强认为,在改革开放初期,政府依然试图通过福利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其认为,1998年之前,住房问题是伴随就业的福利产品,只要有就业、有单位,那单位就给你分房子,至于能不能分得上是单位的问题,但从法理上来说是一种福利制的分配方式。
任志强认为,在90年代中期开始的改革,包括国家机关、政府机关的减员、缩编和分流,国有企业改制等等,在这一阶段让更多的人把住房和就业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不得不进行住房改革来转移政府的包袱。也即是说,改革的结果是出现大量的国有企业及政府体制外的人员,一方面这部分体制内人士的不能因为离开体制而脱离住房,另一方面体制外人员的增多使得商品房市场开始出现。任志强认为这个时候政府已经无法承担这些体制外人员的住房问题,因而推动了住房市场化改革。
“政府不再背着包袱,最终采取了市场化。这一系列的改革使人们失去了福利性住房,这也是市场化改革背后的原因。”任志强说。
同时,任志强认为,此后政府从房地产市场化的过程当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并寄希望与房地产市场能够解决住房问题,因而完全忽略了公共产品,也既是保障性住房的供应。
这是任志强认为的公共产品缺失导致了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的各方矛盾,即公共产品的缺失造成了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从而导致了更大的社会矛盾。
因而任志强希望表达的意愿,也许是政府应该通过提供公共产品调节社会贫富差距,并同时保障市场的有效运行。
·2008博鳌房地产论坛猛人猛语 08/07/02
·谁能撑起中国地产的话语江湖? 08/06/29
·2008博鳌房地产论坛区域开发商专访 08/06/26
·任志强的委屈:公共产品缺失激发矛盾 08/06/26
·潘石屹 信息时代的商人 08/06/26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