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苏在成为中房集团总裁之后的日子里开始真正有了影响大众的声音。
孟晓苏认为自己有两位老师:一个是万里,还有一个是厉以宁。这样的双重身份使孟晓苏成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当中的先锋人物。
中房集团理事长 孟晓苏
他本人是经济学博士学历,曾师从厉以宁。上世纪80年代孟晓苏在中南海工作八年,33岁时,他担任万里的秘书。
在共和国的成长历史中,孟晓苏这一代知识分子身上的时代烙印尤为明显。他们继承了上一代知识分子改变中国命运的强烈渴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古典知识分子的气质在他们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但同时他们接受过现代的高等教育,系统的现代学术训练让他们能够站在一个社会的前沿去思考问题。他们期望学以致用,用自己的所学来改变这个国家在一个时代的困惑,期望用自己的所学来影响这个国家,改善这个国家人民的生活。
1991年,孟晓苏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中国经济改革的市场走向》。他在其中写道:“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没有多少石头可摸,没有理论指导就不会到达胜利的彼岸。”并得出结论: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文章正式发表后受到当时一些左派理论权威的猛烈抨击,并扣以“复辟资本主义的道路,陷改革于灭顶之灾”的帽子。孟晓苏戏言,自己险些成为了“先烈”。
很难想像在邓小平第二次南巡之前能有如此鲜明的坚持改革的观点。孟晓苏显然是其中的先锋人物之一。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可以说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也是最受争议的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房地产行业的改革所触动的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推动了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其中最为鲜明的案例也许就是物权法。1992年,孟晓苏进入中房集团,成为中房集团的总裁。从商后的他显然更热衷于公共政策的探讨,其身份使得他可能成为中国房地产政策制定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话语在更大层面上可能直接导致当前房地产政策的制定。
孟晓苏说:“最近这些年以来,我和我的同事们不断地研究着房地产发展问题,不断地向国家提出房地产发展的方向和政策建议。这些建议一般都是在半年到一年左右变为政策。”
孟晓苏在成为中房集团总裁之后的日子里开始真正有了影响大众的声音。
·新会计准则提升房企价值 08/06/30
·北京:预售款将纳入监管 开发商艰难上路 08/06/30
·黑石集团完成在华首单买卖 欲抄底中日地产 08/06/30
·房贷紧缩步步逼近 地产商冷暖两重天 08/06/30
·中国地产业或遇十年来最大困难! 08/06/30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