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大地震的“余波”波及到房地产行业。在本就不紧气的行业中再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终于在房地产企业举步为艰的时候,政府甩出了一根救命稻草。
一、一周话题
——政策救市?!
上次的一周话题已经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表达了对后市不要过分悲观的观点。
日前成都市人民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房地产业恢复发展扶持居民安居置业的意见》
该《意见》一共用了十点对如何促进房地产业恢复发展扶持居民安居置业进行了阐述,可见这次政府是真正的会有所动作了。
5.12大地震的“余波”波及到房地产行业。在本就不紧气的行业中再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终于在房地产企业举步为艰的时候,政府甩出了一根救命稻草。众所周知作为房地产行业对于税收的贡献是很大的,政府也不太可能眼看着房地产业在苦海中挣扎而无动于衷。只是当前的社会气氛,民众的舆论压力,致使政府不敢有太多的动作。
然而突如其来的地震却使政府有了名正言顺的“借口”来救市——灾后重建。通过中原的解读,我们发现该《意见》涉及的优惠主要是两方面,其一是开发商,其二是消费者。针对开发商的优惠较多,从予以信贷支持到降低开发成本,从减轻资金压力到给予税收优惠。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为房企“减负”。但是缺乏一些真正的明细条款,来指导这些工作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所以说现在要盖棺论定的说对开发商有多么大的好处还为时尚早。
接下来反观一些针对消费者的优惠,虽然相对较少,却是实实在在的落实到了每一个数据上面,也就是说消费者心中能有个数,“该优惠多少”,“能优惠多少”。并且为消费者放宽了诸多条件的限制,买房更便宜,更方便。
当股市大跌的时候,4月24日政府宣布印花税由千分之三下调至千分之一,持续了近一年的高印花税终于在大家的呼声中倒回到原点,这天股市大盘几乎涨停。
我们不希望政策救市让楼市像去年一样毫无理智的疯涨,也不希望楼市如现在一样低迷徘徊,我们希望的是,能够在政策引导下走上一个合理得轨道,站在天秤的中间做到不偏不倚,让买卖双方取得双赢。
二、一周楼市
1.土地公告、成交信息
土地出让公告
1.11主城区土地公告情况
——暂无土地公告
1.12郊县土地公告情况
本周双流有一宗土地公告,总用地面积为156.74亩,土地用途为科研用地。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详情见附表1——郊县土地公告情况)
土地成交情况
1.21主城区土地成交情况
——暂无土地成交
1.22郊县土地成交情况
——暂无土地成交
2.商品房供应
一周商品住宅套数&面积供应情况
据房管局数据显示,本周主城区仅有1个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供应商品住宅6.27万平方米,420套。与上周相比,项目数量由3个下降到1个,但供应面积和供应套数却未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供应面积环比还上升了18.08%。
最近几周供应市场的表现与中原地产的前期预测符合,本周主城区供应市场仍然不见起色,供应套数再创新低。但由于本次项目体量较大,因此供应面环比大于上周。从数据上来分析,该项目本次推出的房源户型偏大。
由于受到连续不断的余震影响,中原地产预测在未来的一两个月之内供应市场,开发商仍然会以观望为主,供应量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徘徊。
主城区商品房住宅供应情况
本周主城区仅有高新区有新房源问世,延续了近来良好的表现。起初表现强劲的成华区方面本周来到一个“盘中”调整的时期,归于平静,
金牛、锦江、青羊、武侯四个城区连续第二周无新房源推出,供应市场门可罗雀
从上图可以看出地震对于供应市场的影响仍未消退,市场仍然处在一个较低水平,只有零星的房源推出
主城区各方位商品住宅供应情况
本周城南再次成为了“独苗”,6.27万方的供应量和420套的供应套数,占据了供应市场的全部份额。
本周东苑项目发力,推出了新房源,并且,新房源的体量较大,房源较多。才使本周的供应面积环比并未下降。
城西已经连续两周没有项目取得预售证,而城北、城中因为土地和环境等问题项目本已相对较少,再加上地震对楼市的冲击,上述两个区域已经连续多周无项目取得预售证。
各环线商品房住宅供应情况
2~3环供应面积6.27万平方米,供应套数420套,“主力”环线供应区域依然坚挺
主城区单周可售商品房分析
武侯区本周可售商品房面积上涨了9.28万平方米,幅度最大。其余区域涨幅均未超过5万平方米
从走势来看两条折线基本重合,说明各个区域的商品房供应量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间接反映出本周各行政区商品房供应和成交量变化小。
住宅面积占到了商品房供应面积的41%,由于目前所处的特殊的社会环境,众多项目近期内均未推出新房源,住宅所占比例环比上周又下降了9%。
商业,写字楼项目占到了总数的1/4左右。其他商品房的比例随着住宅的下降有所上升本周达到了33%,占到了总供应量的1/3。
整体来看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住宅,商业,写字楼的占有率均偏低,导致了“其他”类别的商品房占有率偏高。
本周情况与上周相似主城区范围内除高新区和武侯区外,其余各区均呈现出销售套数大于供应套数的状态。因为近期的供应市场始终出在一个比较低迷的状态。即便是成交套数减少,但因为市场无新房源补充,所以图标仍然表现出了一种“入不敷出”的状态,成为目前的主流形式。
而本周恰恰是因为高新区有新房源进入才使得该区域的供应量大于成交量;武侯区方面因为上周消化了众多的房源——可售住宅套数下降了4.5%,本周消化的速度明显减缓。
主城区单周可售商品住宅分析
在商品房住宅中,普通住宅占到了99%以上的比例。而经济适用房,高档住宅等商品房对于市场来说是极度稀缺的,因此从样本来看,一般情况下的普通住宅即可以代表整个住宅商品房市场。经济房和高档住宅的出现,都成为了“小概率事件”。
本周各个行政区域的可售商品住宅与上周情况相似,成华区依靠之前的连续向市场推盘,累计了一定的房源,因此可售商品住宅的数量偏高。
高新区方面虽然可售数量较少,但是可售面积已经达到了平均水平。说明了高新区的商品房面积普遍较大。究其原因,因为相对来说高新区地广,人少,现阶段土地利用率相对较低。因此商品房的面积较大。
其余几个区域可售商品方的排名与上周一致。
商品房销售情况
本周商品房成交概况
本周商品房成交面积为9.65万平方米,成交套数为1109套。成交面积与成交套数环比上周有所下降,其中成交面积环比下降33.0%,成交套数环比下降25.67%。
上周一因为受到端午节小长假的影响,成交量减少幅度较大(6.09共成交商品房49套,远远低于上周的平均水平177套)。这是造成上周成交量下滑的一个主要原因。
地震之后成交市场曾经受到了短暂的影响,但从近几周数据看,成交市场整体呈现出增长态势,成交市场正逐步恢复。预计未来几周的成交市场也会继续缓步回升的趋势。
虽然说成交量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是因为特殊原因造成的,抛开客观因素的影响,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成交量是处在一个稳步上升的阶段的,说明了在地震中积累的刚性需求开始逐步的释放出来。
主城区商品房成交概况
本周的成交市场受到节日的冲击,除成华区以外,其他区域的成交量或成交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高新区成交量缩水严重,成交面积下降近40%。尽管如此,高新区仍然以3.05万平方米的成交面积和268套的成交套数卫列主城区的第一位。
区域预售项目价格情况
因为供应市场处在一个比较低迷的时期,样本量较少或者出现缺失。因此,即便是同一区域的项目,也会因为各种条件的差距造成价格上的差异。
本周由于仅城南一个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就以该项目价格作为区域价格。
本周开盘项目详表
本周开盘项目较少仅一个,因为是别墅项目因此总价较高,数量较少。
本周小结
本周的土地公告/成交市场上,郊区有一宗土地公告,面积为156.74亩,土地用途为科研用地。从近期的情况来看,住宅用地的公告与成交仍然很少,土地市场受到了地震的严重的冲击。
成都楼市的供应市场仍然冷清,在5.12之后市场很难再有起色,一些数据和预测都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纷纷表示出不乐观的情绪,这时政府终于出台了一些意见性的措施和办法。虽然《意见》中有些具体的措辞不甚明了,实施的时间没有确定。但是至少我们看见了一个大方向——政府有所行动了,那么对开发商利好的消息出台会不会使目前冷清的供应市场焕发生机?
成交市场保持的一直比较稳定,本周因为受到了来自端午节小长假的冲击,成交量环比有所下降,但并不影响整体的走势。中原地产预测每周成交面积将会继续稳定在12-15万平方米左右,成交套数稳定在1200-1500套左右。
·政策救市?! 中原地产成都房地产市场一周统计 08/06/18
·星彦地产:成都房地产市场一周点评 08/06/17
·世家机构:成都市5月房地产分析 08/06/11
·月度报告:5月成都房地产市场 08/06/05
·世家周报:成都房地产市场一周分析 08/06/02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