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是否将引领2008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私募热潮,而排队期望在2008年上市的房地产企业最终命运如何?
许家印在这三个月瘦了四五斤。
私募
“恒大在3月份资本市场出人意料的不好的背景下,暂时停止了IPO。这之后的三个月,我主要的精力都在香港,差不多可以说在这里上班了,瘦了四五斤,但精神还不错。”许家印对相关媒体表示。
许家印精神不错的重要原因当然是在此期间其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顺利融资6亿美元,截止6月29日,到款5.09亿美元。IPO暂停以来,悬在恒大头上的资金链问题,至此缓解。
许家印坦言,原计划100亿-150亿元的IPO融资没能实现,对公司经营运作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而此次许家印私募金额高达6亿美元,将近恒大原计划IPO规模的一半,许家印自身则形容此次私募有点类似于一次小型的IPO。此外加上郑裕彤投资的7.8亿人民币参股恒大的相关项目,恒大此次融资超过50亿元人民币。
恒大此次扩股融资出售股权约占公司16%的股份。其中郑裕彤投资入股1.5亿美元占公司股份3.9%;科威特投资局投资1.46亿美元占公司股份3.8%;德意志银行、美林银行等其他5家机构投资入股2.1亿美元。
资料显示,美林银行、德意志银行是2006年第一批投资入股恒大的三家股东中的两家,目前美林以及德意志银行已向恒大投入5.23亿美元,约占恒大总股份的13%,加上科威特投资局及郑裕彤父子入股后的股份,因而,在多次私募之后,恒大约已出售超过20%的股份。恒大自身的负债率则下降到65%。
许家印表示,德意志和美林是原有的三家股东中的两家,从2006年开始,他们就派员出任恒大的财务副总监。因而美林及德意志银行加大对恒大的投入实属正常。
而对于郑裕彤的入股,许家印则表示,郑裕彤父子对恒大的团队、管理、资产、产品品质和项目情况都有充分的了解。许家印认为,郑氏父子在香港和内地房地产业浸淫多年,他们以及其他外资的介入,相信对恒大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提升都会有帮助。
·许家印专访:减股也要保护核心竞争力 08/07/02
·恒大私募:许家印瘦了四五斤 08/07/02
·职场:唐骏模式生存智慧 08/07/01
·黑洞:泛海千亿资金缺位 08/07/01
·外资依然看好上海楼市 08/07/0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