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石油危机到来了,这一次,遇到的是印度与中国。
25美元、40美元、60美元、80美元、99美元、100美元、110美元、120美元、130美元、139美元、139.30美元……200美元!
对于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新兴的工业大国来说,这笔石油账上的每一个数字都惊心动魄。数字往往令人麻木,当把它标记在一桶出产于阿拉件沙漠的原油上时,真的是华尔街压给每一个石油消费国的沉重负担。这就是当下的全球石油生产现实。
你的经历正在成为历史的时候,并没有已经记载的历史那样宏大。1970年代,带有阿拉伯世界文化与主权意识自醒的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一次透支了他们的政治能量。全球爆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它深深重创了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这一批老牌工业国的经济。阿拉伯人没有料到的是,日本的制造业借此大翻身,能源友好型的汽车与机械装备迅速打进了世界市场;欧美工业国也自此开始了最近一轮全球化运动中的经济方式大转型,服务经济与环保型经济开始兴起了。
30年河东,30年河西。正好是30多年了,当下的全球石油高价,对于正在经历工业化运动的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有扑面而来的体验,无论是高涨的粮价还是高涨的黄金价格,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第二次石油危机到来了。这一次,遇到的是印度与中国。
2004年时,《北京晨报》的能源报道记者李隽琼曾经用一个版的文章记述中全球油价冲过70美元的情景。那时,石油仍然没有进入中国媒体讨论的话语中。随后的中国的工业化运动的高速发展,引起了华尔街的注意。以中国与印度这两个石油消费国为舆论杠杆的资本市场新发力点产生了。为什么高盛的分析员可以在2005年把全球油价看到了130美元?这个人不是一个石油分析员,他首先是一个政治分析员。130美元是天方夜谭吗?在2005年时。上周,2016年现货交割的国际石油价格狂飙到139.3美元时,击鼓传花的游戏开始了。高盛的那位著名分析员,两周前在一份报告里,将全球油价看到了200美元/桶。他并没有发疯,是市场进入最高潮的发疯阶段了。
期货市场是一个风向标,只要发力点(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战车)没有变化,期货市场仍然可以将这个游戏做下去。不过,这一次,发起人不是欧佩克,而是华尔街与伦敦的资本力量。期货市场操纵的原油高价,是全球商业游戏中冷战思维的一点小小的残留。中国与印度的石油消耗就是这样一种商业意识形态的偏见,在经过一个快速传播的妖魔化包装后,石油价格找到了合法的解释。这样的话语变形在2006年时达到了高潮。一个是中俄石油管道问题、一个是俄国与欧洲的能源外交,石油重新在冷战的地理界限内外扮演了一个古老的角色,它看起来像商品,实际上是一把武器。
可是,这样的意义还能持续多久?
高盛将油价从25美元开始,一点一点地将它看到200美元,10年增长10倍的神话用在能源领域时,就像次级债的泡沫在美国的资本市场是如此合法地存在一样。作为一种工业基本原料,石油的狂飙在它的尾巴后面拉出了一条长长的泡沫尾巴。这样的尾巴像彗星一样,已经越拖越长。
华尔街挟石油以令世界。每一个普通的生活后面突然间都布满了石油的阴影:
一名宁夏西瓜种植者在太阳下种植的地膜西瓜、
广东农民在2月14日这一天送到深圳的玖瑰、
上海日渐高涨的菜价、
四川的饲料、
东北雪白的大米、
北京街头的汽车、
陕北窑洞姑娘的黄金饰品嫁妆和它引起的风俗变化、
最近看上去很丑的轻飘飘的美元……
一切的一切都因为那诡异的石油价格走势线,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风俗与审美。
第二次石油危机的资本市场游戏,一方面在改变国际政治结构的变化,虽然其力度完全不同于1970年代,但伊朗与委内瑞拉问题、伊拉克与西非的局势经由全球媒体的同步炒作后,仍然在影响国际政治与石油价格。同样,油价也在透支它的想像极限,资本市场是人的市场,它的想像是有极限的。只有逼近天花板的那一天,所有在资本游戏中的人才会后悔地如梦初醒。
·石油涨价 08/05/26
·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回顾 08/04/10
·观察房地产 需要有宏观视角 08/04/01
·“适度”是从紧货币政策的应有之意 08/03/30
·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08/03/1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