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
边缘人的生存状态,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包容性和亲和力。以“首善之区”为目标的广州,这群边缘人生活得怎样?走近他们,或许能更加清楚地知道:广州这个大都市可以称道的是什么?缺位的是什么?
“首先假定你不可被信任”
徐平(化名)选择来广州打工,主要出于对这个城市的好奇。
“她有着悠久厚重的历史,但人们对她的定位颇有争议;她闹出过孙志刚事件,可人们却说她兼容并蓄——这显然是一件充满矛盾而奇妙的事情。”
徐平来到广州是在上个月底,在此之前,他在杭州工作。热衷于“闯荡”的徐平解释“南漂”的原因是:广州乃“南方大都市,什么鸟都有,是个体验奋斗历程的好地方”。
与初到杭州一样,徐平初到广州的经历同样地充满了艰辛与困难。10多天的时间里,对广州的第一印象是“讲究较多”。
“从踏上开往广州的火车起,直到安顿下来,你务必要提前考虑好几个细节:首先是检查你的行李有没有超过20公斤,如果超过了就办托运,不然,到了出站口会让你补货票。而且出站后还得走很远的路才能办到行李寄存。”
徐平来广州时带了一个密码箱和一个大编织袋,出站时被拦下来检查,一称重量,超了,乖乖地补票13元。为了寄存行李,徐平没少走路——车站寄存处只向从广州站出发的旅客提供服务。他只好提着笨重的行李,转了两圈,找到400米外的私营寄存点。
“这些措施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有些做法明显矫枉过正了。”他说,这意味着初来广州创业的人,首先会吃到城市管理的“下马威”。
“如果你在街道上问路,那么就要很用心地选择对象,你得向年纪大点的人打听。如果向年轻人打听,很少有人会理睬你,而若是与年轻女士搭讪,那无异于自讨没趣。”徐平说,这大概是多年来治安问题留下的后遗症,人们时刻提防扒窃和抢劫诈骗,以至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部电视剧在此演绎得如此彻底。
“无论是体制还是个人,都会首先假定你不可被信任。你走在街上,其实只是一个人。”徐平说,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更能保护自己,但对于初来者却会有诸多不便。
“太挤了,双拐难行”
李伟明家住白云区新市街,因为儿时患小儿麻痹症,一直要架双拐走路。
作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李伟明对广州的城市特点似乎有更多体会:“广州是个很典型的商业城市,只是居住环境不太让人满意。或许是因为人太多吧,人口一多,问题自然要暴露。”
在李伟明看来,在广州市区架双拐出行是很糟糕的事。“有时候要过天桥,就会觉得很麻烦,因为市区天桥大多数太高,又比较陡,架着双拐走在上面十分危险。”有些地方要乘电梯或自动扶梯,但常常没有值班人员辅助。
对于一个行动不便的人来说,出行最能考验一个城市的人性化程度。对于李伟明来说,最糟糕的体验就是挤公交车。“上下车不太方便,好多次被挤得上不了车,只好花比别人多数倍的时间等车。”李伟明说。
因为怕“人多太挤”,近几年来,他一直驾驶残疾人专用三轮车出行。“已经3年没坐过公交车,4年没有坐过地铁了。”
“在全国来看,广州的公交费用也不便宜,残疾人坐车也没有优惠。”他说,残疾人收入本来就低,如果上班也坐车,一个月下来工资肯定所剩无几。
类似李伟明的情况并非少数。今年3月,广州市两会召开时,就有人大代表提交关于对残疾人乘车给予优惠的议案。
盲道引导盲人撞柱子
来自湖北襄樊的盲人黄家星,对广州的出行环境也有着深刻的印象。
23岁的黄家星来广州两年了,此前,他去过上海、东莞等地。决定一直在广州逗留,是因为这里的创业环境让他留恋。“广州的消费不是很高,但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来这里工作相对划算。而且,广州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这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走在外面也能碰到很多爱心人士。”
黄家星说,与在别的城市一样,盲人在广州走路也面临很多不便,但广州的特点则相对更为突出。
“很多盲道走着走着就突然消失了,接下来是一段很长的平路。无法判断方向,就很难找到盲道的对接位置。很多交界处人行道上有坎,却没有设计过渡斜坡,盲人走在上面容易摔跤。”黄家星说,这种情况在两个路段的交界处特别多。
在拐弯的地方,也往往没有标记。他说,如果是一个人出去,得一边走一边问路,不停地问才能最终到达目的地。而且,问路也不一定完全靠谱。有一次,他在晓港就因被人导错路而多走了数公里。
“如果要列出生活中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盲道被占——我从来没有完完全全走过一段没有被占的盲道。”他说。
广东工业大学一个网名叫“ivan”的大三学生,曾参与了一个关于盲道的社会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有的盲道竟然引导盲人掉进没盖的沙井,或者引导到柱子上、墙壁上,有的盲道砖明显地被当做普通砖乱铺。
黄家星也曾填写过类似“ivan”发放的调查问卷。对于盲道的建设性意见,他说:“我所想象的首善之区应该是,盲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电子报站器’,只要用脚一踩,就能听见喇叭报出所在的地理位置。而到了转弯处,则能报出各个方向。”但黄家星的这一设想,不知到何时才能实现。
·打破分工 长实和黄携手进军内地 08/05/11
·破解“办证难” 10万业主有望拿到房产证 08/05/11
·“小产权”流变之珠三角 08/05/11
·边缘人眼中的广州 08/05/11
·广州 一个人的城市 08/05/1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