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去广州,总会觉得有些孤独。
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广州的情侣不会在大庭广众下相拥、接吻,甚至手都不牵。上次和广州的朋友聊到这个话题,他告诉我,前两年,广州治安不好,培养了广州人自我保护的意识,每个人都要看紧自己的包,所以,即便是情侣也无暇你侬我侬了。从小在广州长大的他还说,广州不像上海,一个人呆着会难过,总要找个人缠绵悱恻一番,在广州呆久的人会习惯一个人,不想谈恋爱。广州是“一个人的宜居城市”。
接下来的发现是在广州的餐厅里。广州有很多适合一个人吃饭的地方:人声鼎沸的大堂里,一个人,一盘烧味饭,一份炖汤,大快朵颐……这让我一度很羡慕广州人。相比之下,上海就是缺少适合一个人吃饭的地方——每个餐厅都装修得很有“调调”,但如果你一个人坐下吃,旁人看你的眼光会让你怀疑自己是“妖怪”。
有人将此归结于广州的“平民化”和偏居一隅的地理特性。从历史上看,偏居岭南的广州并非繁华之地,少了繁文缛节的浸淫,自然没了那么重的“贵族气质”。从内地流放至此的居民大多是失意的官僚,心中尽是愤懑的情绪。人郁闷了就不愿意讲话,随便找个角落闷头吃饭,这种传统也让广州成了“一个人的宜居城市”。
这种说法看似很有道理,却无法解释广州的商业文化中的“孤独基因”。我见过的大多数广州的老板总是一个人单枪匹马,没随从,甚至不带下属:谈判是一个人,签协议是一个人,甚至于参展、送货这类粗笨活儿也是老板一个人搞定……广州的老板都是有“孤独基因”的,问他们原因,他们只是说“习惯了”。
老板的“孤独细胞”常常会扩散。和其他地方的企业相比,广州的本地企业大概是最强调个人作用的。我曾经有幸和广州某知名的金融机构有过一段较为深入的接触。在团队会议上,老板公开声称:“你们要相信,一个人可以改变一个企业,而你自己就是那个人。”这段话让我瞠目结舌,后来想,可能老板也是随便说说吧。但接下来半年里发生的事情真的让我目眩神迷了。该金融机构负责全国公共关系事务的经理是我的朋友,我常常很诧异她惊人的精力:一个人负责全国区域,能管得过来吗?她说就是这样,担得起来就一个人做,担不起来就走人。他们公司负责每个省的区域经理也都是一个人,负责区域内所有的近千家渠道联系和维护。习惯了上海企业“客户分类维护”繁琐程序的我摇摇头,不得不感叹“广东的员工都是超人”。
后来有一天,她很郁闷地打电话给我说,公司把广东区域的公共关系事务从他的职权内分割出去了。我很吃惊地问她为什么,她说广东的区域经理认为广东的公共关系工作滞后,影响了广东区域的销售业绩,所以就向公司提了出来。公司就把广东从她手里分出去,交给了这个区域经理。我想这件事一定让她很郁闷,没想到她很坦然,觉得这种个人间的彼此竞争再正常不过了。
在强调“团队意识”的今天,或许这种“一个人战斗”的企业文化多少有些另类,甚至残酷,有人也可能把这种情况归于“办公室政治”,但我想这就是广州特殊的商业文化,也是广州城市气质中的迷人特性。
早晨,早早起来漫步在广州西关,窄窄的骑楼挤在一起,早起的市民穿梭其间,开始一天的忙碌。我的疑惑也终于有了答案:并非是广州的“平民化”造就了广州气质中的“孤独感”,让广州成为“一个人的宜居都市”,恰恰是广州商业文化中的“孤独基因”成就了这座城市的“平民化”,遗存至今。
·08地产“大跃进” 高科集团多箭齐发 08/05/11
·打破分工 长实和黄携手进军内地 08/05/11
·远洋世茂 申万齐看好 08/05/11
·政府救市 调高“普通住宅”标准 08/05/11
·保利业绩见涨 加大二线城市投资 08/05/1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