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Nationalestraat还是一条林荫道,那时候,这条街上有很多专门卖男装的商店。1970年代这条街还是萧条的。80年代中期,Dries Van Noten买下Het Modepaleis开始了这条街道的复兴。
Mode Natie的整合开幕将这条街道的时装生态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由书店、博物馆、图书馆、时装研究中心和时装学院构成的ModeNatie在2002年开幕,9000平米的Mode Natie改建工程由比利时建筑师Marie-JoseVanHee完成,最显著的改变是在底层修建了新的通道,人们可以直接从步行的街道进入到建筑的内部。
在此之前,这里曾经是车间、煤气和电气公司,更早些时候,19世纪末,这里还曾经是男装和童装的专卖店,楼上则是一间旅馆。
Linda Loppa的名字是和这幢象征安特卫普时装结构的Mode Natie联系在一起的,1998年她建立了The Flanders Fashion Institute,她也曾经领导着时装学院,一手参与制造了安特卫普六君子在伦敦的集体出现。现在,她大半时间已经不在安特卫普而在佛罗伦萨。安特卫普以标新立异的设计在时装地图中别具一格,而鼓励创新与实验的学院,教育体系却非常严格,学生必须经过专业训练,完成对历史服装和民族服装的研究和制作,才可以开始进行自己的设计。
Angeligue Westerhof写到他们的时装学院时说到这里是“神秘而直接的,固执而游戏的,开放而封闭的,雄心勃勃而现实主义的,实验的,却植根于传统价值中。诡秘的、寂静的时装运动,在有机的生长过程中,它是如此的美妙。”
Nationalestraat这条随安特卫普的时装生长而复兴的街道,也在自然有机的变化中,如果Modenatie是时装的殿堂,这里孕育理念和灵魂,而它所在的街道,则是孵化设计师的池塘,安特卫普六君子的传奇仍在,年轻一代设计师各自生长。此地人的性格像邻国德国的沉静,而城市街道所显现的丰富渐变,则有法式品味对层次感的要求,但是这儿又都没有这两个强大邻国的强势和骄傲,安特卫普是比利时式的,谦默自处的内在要求,又或者因为传统不强势,这里自然宽容,在此地出现的诸多设计师,营养从哲学、音乐、民族志、街头文化、青年文化各自吸取,并没有统一的潮流风格。
这城市古旧缓慢的生活环境,为什么会出来诸多特立独行的设计?他们甚至有某种程度的保守,而基于沉稳结构的解构,才来得持续有力,实验原来和传统、历史联系在一起。
DRIES VAN NOTEN SPRING/SUMMER 2008 (PARIS FASHION WEEK)
·Nationalestraa 一条街道的时装复兴 08/05/07
·戴德梁行报告:深圳楼市一季度分析 08/05/07
·重造外滩 黄金1500米 08/05/06
·故宫向东,故宫向西 08/05/06
·为剧变的20世纪留下历史坐标 08/05/06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