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三十年中国地产人物系列访谈之二:
龚宇:房地产促进城市化、市场化进程
编者按:改革三十年,在制度的冲突与裂变当中,中国市场化道路与城市化进程深入人心。改革三十年,中国房地产业成为民营化最为彻底的行业,中国房地产人燃烧了中国普通百姓居住的梦想及怀抱资产的激情。
作为目前国内最高规格,影响最大的房地产专业性论坛——博鳌房地产论坛一直以使命感、以前瞻的思想引导着每年中国房地产的脉络跳动。2008年6月13-16日,博鳌房地产论坛将再一次拉开帷幕。论坛的主办方将在前面七届论坛的基础上扩大与深入,并将主题定为:“改革三十年大变局下中国房地产新契机。”
今天起,我们将陆续对2008博鳌房地产论坛四大主办方、全国著名专家、学者、各地房地产开发商代表等进行专访,展望2008博鳌房地产论坛。
以下是观点网对搜狐网、焦点房地产网首席运营官龚宇先生的专访。
博鳌房地产论坛一直都是全国房地产行业的专业的、深入的一次盛会,希望2008博鳌房地产论坛能够秉承推动房地产行业发展理念,为行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搜狐网、焦点房地产网首席运营官龚宇
观点网:作为个人,三十年改革给您的最大感触是什么?如何看待在这三十年改革当中您自身社会角色的转变?
龚宇:改革开放30年,中国从经济濒临崩溃边缘,扭转战局,崛起为全球第3大经济体。这是国家生命力从萎靡到迸发的30年,更是个人的生存空间、自由选择和各种权益得以逐步舒张的30年。中国的GDP在07预计是11.5%,已经连续五年超过10%,连续三十年超过9%。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我们都从一个懵懂的顽童,成长为担负一定社会责任的人。从个性的个体,到集体的团队,对各种事物的认知都是在跟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成长的。
观点网:改革三十年是中国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三十年,同样也是中国城市化的三十年。您个人如何看待中国三十年的市场化进程与城市化进程?在您看来,在这样两个进程当中,房地产业承担了什么样的角色?
龚宇: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城市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城市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具有显著的计划经济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2、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3、1992-2007年,城市化,住宅市场化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打破了城市与城镇的之间的界限,发展卫星城成为趋势。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讲,在这三十年中,前25年都是实行的双轨制,既有福利分房也有商品房。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渐进式的特征,渐进式没有激进式的过程要快,但是整体来讲是成功的。近几年的住宅商品化加速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卫星城,很多开发企业从城中心的开发逐渐转移到城乡结合部,甚至是城市外围。城市外围不仅有别墅,也开始建设普通民宅。在这整个的过程中,房地产行业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市场化进程。
毕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是在探索中前进,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观点网:中国的城市化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与建筑的更新。以您的亲身体验来看,您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后的建筑产品的一系列变化?
龚宇:建筑产品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最突出的应该是绿色环保、建筑节能方面。不仅建材商注重产品的无毒无害,开发企业也正逐步向节能型建筑发展。
观点网:在您对中国房地产的关注中,哪个城市的发展给您最深的印象?它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怎样的特色?
龚宇:由于居住在北京的关系,还是北京的变化印象最深刻。北京的建设完全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尤其是房地产方面。基本上是城市逐渐向外围扩展,大规模的在城市周边建设,还有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带有福利性质的住宅产品。这都是住宅市场化进程中的产品。
观点网:博鳌房地产论坛与三十年改革一脉相承,您对今年的博鳌房地产论坛有怎样的期许?
龚宇:博鳌房地产论坛一直都是全国房地产行业的专业的、深入的一次盛会,是行业内的交流的平台,发展和创新一直都是论坛不断追求的目标,希望博鳌房地产论坛能够秉承推动房地产行业发展理念,为行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谢谢!
注:龚宇 搜狐网、焦点房地产网首席运营官
·博鳌房地产论坛观点专访:梁振英与改革三十年(二) 08/06/11
·博鳌房地产论坛观点专访:梁振英与改革三十年(一) 08/06/10
·观点领袖访谈:梁振英先生专访 08/06/10
·2008博鳌房地产论坛周末登场:三大亮点闪耀2008中国地产 08/06/10
·观点一周评述:收拾行装 去博鳌看50后 08/06/0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