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益开放的市场面前,如何让那些打下了我们生命烙印的企业恒久的存在下去,似乎是我们迫切思考的命题。
>>进入2008博鳌房地产论坛专题
本周末,2008博鳌房地产论坛即将召开,樊纲、陈启宗、任志强等一干大佬将齐聚博鳌。上周许多嘉宾拿到日程的时候都吓了一跳,嘉宾层次为8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以来最高一届,东南西北的房地产大佬们第一次同台汇演,而与会房地产企业从香港巨头到国内一线房地产开发商悉数出席。
昨天和一个媒体朋友开玩笑:今年的博鳌房地产论坛太可怕了!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我们仔细看了看今年博鳌房地产论坛的嘉宾的年龄构成,结果发现50年代生人最多。在流行将70后、80后乃至90后的今天,我们突然发现这个社会的精英阶层的主体居然是50后。其中陈启宗、任志强和樊纲皆为50后。后来我们再仔细研究了一下各个富豪榜的构成,乃至学者、政府官员的构成,你会发现50后依然是主体。
以富豪为例,香港50后的富豪与大陆50后的富豪们显然不同。香港50后富豪大多为第二代,他们的父亲是创业者,而陈启宗、郭炳江这一代人是守业者,而大陆的富豪们大多为创业者。因而从企业经营角度而言,守业者的风格大多稳健而保守,而创业者的步伐则相对较快,显得激进一些。当然,不能说全然如此,但大体是一个特征。
于是,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三十年改革带来的是什么?是两代人的距离!是三十年财富积累的距离!也许也是两代人不同观念的距离。
今年博鳌房地产论坛的主题是:改革三十年,寻找中国地产新契机。我们就在想,三十年改革后的新契机是什么?
2008年肯定是值得铭记的一年,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就房地产市场而言,整体市场的萧条让行业情绪陷入悲观。但我们想,在灾难和行业形势会给我们怎样的教育?
对于生命与事业的衡量也许是一个恒久的命题。生命易逝,但自己数十年打拼的企业确实要长久的存在下去。如何让自己半生经营的实业能在未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保障也许是当今中国地产企业领袖们思考的问题。同时,2008年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教育似乎也是实实在在的。
2008年之后,我们的房地产企业会开始保守吗?将企业的态度由创业调整为守业的心态似乎是一个可能。更为重要的是,在日益开放的市场面前,如何让那些打下了我们生命烙印的企业恒久的存在下去,似乎是我们迫切思考的命题。
大胆的预测一下:2008年之后,保守的企业或将渐渐为人们所认识。
·钩沉:地产大腕们的1988 08/08/31
·测试,不要删除 08/08/30
·华远上市 任志强迟来的“幸福” 08/08/28
·特稿:碧桂园的流水线 08/08/28
·潘石屹:散售模式的智慧 08/08/2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