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文学时,安德鲁告诉记者,他十分喜欢中国作家莫言:“他的作品有一种直接而强烈的感情。”他提到了《檀香刑》。
第二天,被问及2004年戴高乐机场2E候机厅坍塌事故时,安德鲁的叙述令人恻隐:原来,他的内心有“泪”,甚至受着“刑”。
“每次飞机降落在你设计的机场时,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一名记者伸出录音笔。
“很不平静,我总担心自己有什么没做好。”
“坍塌事故发生时你在做什么?当时的第一反应?”
“那是个星期天,我恰巧在北京乡下,那里没信号。当我进入城区,接到一个电话——‘请你告诉我那幢楼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甚至不知道在和谁说话,‘你是谁?’‘我是电视台的,快告诉我们怎么会出事的?’‘什么?’那记者很激动——‘我说的是真的,他们死了,死了!’哦,天哪!我一下懵住了。就这样,我得知了那条不幸的消息。这一切实在太可怕了。你从没想过自己设计的建筑会成为杀手,你甚至不能理解这一切怎么会发生。我的设计已通过各项测试,我知道那不是我造成的,但技术专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当我返回戴高乐机场,那一刻,我站在那里,四处张望,试图理解这里所发生的一切,但对我很难,可以说,至今我也没有恢复过来。”
面对这个问题,安德鲁不停地变化他的手势,双手合掌,十指相扣,难掩内心的紧张。
“我可以做些什么,来避免这场噩梦?可是……可是……”他的话音开始颤抖,眼里噙着泪。
“对不起,我不该问。”七旬老者的伤疤被揭开,那位提问的记者似乎有些后悔。
“没关系,毕竟,这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对话安德鲁
反对在大剧院内部引入中国元素
人物周刊: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认为,您的国家大剧院方案跟周围毫无关系,说得严重些,可以说是对周围地区的文化和历史持一种不尊重的态度,您怎么看他的评价?
安德鲁:(大笑)要不是他那次竞标失败,他该不会那么尖刻。我记得他的方案,如果我的设计持有不尊重的态度,他的就更不尊重了。我和他有交往,要是碰到他,我敢说,你可别那么说,你的评价是蠢话,想想你自己的方案吧。(笑)
人物周刊:不少人批评您设计的国家大剧院没有体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我听说您也曾考虑用书法这样的中国元素进行内部装饰,后来为什么又放弃了?
安德鲁:事实上,我彻底抵制在建筑内部引入中国元素。但是,我从不否认这座建筑是中国的,相反,我始终确信,它的建造将是一种发现和冒险的奖赏,而并非一种计算的结果。
笨拙地仿效古代文化,使用几种记忆中留存的形式假装得到古文化的护持,这是不恰当的。简言之,在大剧院中不要有“中国特色”,不要不伦不类。尽管这样,并不妨碍这个建筑仍然是“中国式”的。不要“法国特色”,也不要“中国特色”。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