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们为何决定在2005年购买德国竞争对手Obi在中国的13家商场,而不依赖自然增长?
Steve Gilman:有四个原因。这些商场售价合理。无论在我们已经进驻还是打算进入的城市,那些营业中和筹建中的商场几乎全部都是对我们的网络的一种补充。这些收购行动可以让我们提前完成规模扩大计划,而且有利于实现我们在中国的增长计划。最后,收购Obi还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消除国际竞争对手在目前这个市场发展阶段在中国的影响。
问:你们在中国的商场对百安居的业务贡献有多大?
Steve Gilman:我们目前有50家商场。2005年,我们在中国的销售额达到3亿英镑,占全球总销售额的4%。总体上,我们在中国的利润于2003年达到40万英镑,于2004年达到460万英镑,于2005年达到560万英镑——不计对Obi的收购行动。
问:你们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同政府的关系?
Steve Gilman: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规定,截止2005年12月,中国的零售业应成为一个开放和完全解除管制的行业,因此您想在哪里开店就可以在哪里开,想开多少家就可以开多少家。而现实是,如果想取得成功,您需要与各级政府搞好关系。
以我们在上海浦东的商场为例。我们在2001年建立这家商场时,花了些时间来与商务部和对外经济贸易部商谈,以确保北京方面对此抱肯定态度。然后,我们又花时间与上海市政府和浦东区政府谈,保证他们也没有意见。我们的商场位于花木镇,因此我们又在这个镇的官员身上下了点功夫,我们还向他们承诺,我们会积极聘用当地居民。我们为什么不呢?我们没有说为他们中的每个人提供一份工作,但是我们确实是在花木镇招聘了第一批员工。我们带给他们的价值是,我们将《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之一2搬到了他们的家门口,他们为此非常自豪。
问:能描述一下你们的国内竞争对手吗?
Steve Gilman:在主要的家庭装潢连锁公司中,在全国拥有20多家商场的东方家园是出类拔萃的。我们的许多竞争对手都是小公司。从规模和能力上看,东方家园是中国唯一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竞争对手的公司3。但是,目前的竞争舞台并没有一碗水端平。增值税仍然是一个问题。大多数小商铺并没有正规收取增值税。他们习惯于按一个低固定税率交税或在税务上做点手脚。我们却不得不正规地收取增值税,正规地缴纳17%的增值税。我知道,假以时日政府会改进税收工作。这对我而言几乎没有差别,但是对我的一些竞争对手而言,差别就大了。他们缴纳的增值税增加,会削弱他们的竞争力,这会增加我的优势。
问:你们采取哪些战术同这些公司展开竞争?
Steve Gilman:这是一个价格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实际上,我们的价格从来都不是最低的。我们的价格一直都是“每日平价”——(Everydayfairprices,简称EDFP)。我们一直说,我们想为顾客花出的钱带来极好的价值,而不是一味地讲便宜。但是,中国的消费者是真正抠得紧的消费者。如果没有必要,他们就不会多花一分钱。
在中国,利润分配模式是逆向的:供应商挣得最多,其次是中间商,零售商挣得最少。这不是我们在多数发达国家所见到的利润分配模式。我前面提到过,我们学到的增加利润的一种途径是挣品牌的钱。我们也采用打折和拍卖方法,而且我们的拍卖做得很好。对百安居集团来说,这些方法在中国可能比在多数国家都灵。我们在铜管、电气导管等不需要品牌的材料方面的拍卖做得非常成功。
慢慢地,但是毋庸置疑地,我们开始砍掉一些中间商,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分成。但是,跟我们以前的总体营收手段相比,我们每年在价格方面的投入更多,对消费者的让利更多。我们自开业以来,每年都这样做,而且我们还会继续这样做。我们的利润现在快到欧洲市场利润的一半了。跟营业之初相比,我们切实地做到了让利润翻一番。我们的计划始终是每年增加1%的利润(净利润),而我们总能实现或基本实现目标。
问:您如何看待其他国际同业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性?你们在中国的经验带给你们的优势有多大?
Steve Gilman:其他同业公司会来,这毫无疑问。但是,他们必须建立针对性和适应性很强的商场模式,才能满足中国顾客的需求。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他们会来,会在我们已经干了8年——如果算上台湾是10年——的市场上干。或许,我们比他们更懂这里的游戏规则。
·《财富》领袖榜 08/04/27
·访谈:百安居如何成为中国头号家庭装潢连锁公司的 08/04/24
·游艇玩家 08/04/23
·杨国强的“粉丝” 08/04/22
·郑时龄:“突兀”建筑做地标将使城市杂乱无序 08/04/22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