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2008年初遭遇50年一遇的雪灾,且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高速列车仍一往无前。面对今年一季度通涨率节节攀升的状况,中国的决策者表现出继续维持紧缩货币政策的坚定决心。
根据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国民经济增幅达到10.6%,比上一季的11.7%为低;衡量通胀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CPI,同比上升8%,2007年第一季仅为2.7%;3月CPI同比升8.3个百分比,远高于政府制定的全年目标-4.8%。
于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李晓超介绍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控制在4.8%左右的目标,确实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不过,3月CPI略低于2月创下的11年来新高-8.7%。
就在上述数据公布后不久,央行宣布,自4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上调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6%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央行在声明中表示,此次上调是为了继续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这是央行年内第三次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前两次分别于1月25日及3月25日。仅去年一年,央行就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加息。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彭兴韵博士说,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助于稳定通胀预期,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一些专家指出,在经济增长步伐放缓的情况下,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比加息更适宜。
李晓超表示,尽管遭遇50年一遇的雪灾及信贷危机不断在全球蔓延,中国经济目前仍保持稳步快速增长态势。他还说,抑制通胀依然是政府最担心的问题和首要任务,通胀从原材料、劳动力和商品等上游领域传导到其它经济领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一季度食品价格上涨21%,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6.6%,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和原材料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4%及9.8%。
反映上游行业生产成本的指标-工业品出厂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6.9%,比上年同期高4.0个百分点,3月份上涨8.0%,高于2月的6.6%,为三年来最高。
李晓超表示,统计局正密切关注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以后,到底什么时候对居民消费价格产生影响,影响有多大;要将08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4.8%左右的预期目标,意味着后九个月同比上涨不能超过4.2%,难度较大。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845亿元,同比增长24.6%。他说,既要防止经济增速回落过猛,也要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反弹。对于美国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他表示,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还未充分暴露出来,也就是说,还没有见底,主要经济体所受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显露,外部需求有可能进一步收缩。一季度中国出口增长21.4%,回落6.4个百分点。出口放缓主要因为在中国出口额中占23%的美国减少订单。
经济学家和分析人士称,高于预期的经济增长和通涨率高企,使得政府实现CPI全年预期目标面临严峻挑战。
法国巴黎百富勤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师陈兴动认为,一季度GDP增幅10.6%,虽略有下降,仍高于经济学家的预期-10.3%,将促使北京继续采取货币紧缩政策;控制通胀还是政府的首要任务,物价上涨直接影响民生,北京不会改变紧缩基调。
德意志银行香港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马骏认为,4月CPI将出现反弹,达到8.9%,5,6月还难以预料,大概在8%-9.3%之间。他列举了四个理由:其一,农产品价格自3月底大幅下挫后,如今重返上升通道;其二,一些加工食品的涨价申请最近得到批准;其三,原材料成本和工资上涨压力与日俱增。3月PPI同比上升8%,远高于2月的6.6%,为2004年11月以来最高。由于新劳动法今年1月开始实施,加上涨工资要求愈发强烈,工资上涨步伐可能会加快;其四,在肥料价格上涨,农民种粮积极性越来越低,国际粮价不断飙升的情况下,国内粮价正面临上涨压力。
由于一季度热钱加速涌入,央行利用利率杠杆的灵活度受限,只能更依赖定量措施回收流动性,例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发布窗口指导。马骏指出,信贷紧缩程度比2004年以来任何时期都高,对中小企业而言尤甚,这种局面很可能维持较长时间。
高盛亚洲的一份研究指,虽然一季度GDP增幅温和,且3月CPI有所下降,央行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显示其对冲不断升温的通胀预期的姿态。高盛中国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梁红和分析师宋玉在研究预测,政府将维持严控放贷政策,加快人民币升值,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回收流动性。两人维持早前人行今年还将两次加息(每次27个基点)抑制通胀的预测。
·地产陷资金门:一份来自神秘房企行业体检报告 08/04/22
·周小川点兵 张涛张建华上任 08/04/21
·专访拉吉夫·辛格:印度最大的开发商 08/04/21
·坚硬的稀粥:土地盛宴与低迷 08/04/21
·世邦魏理仕发布2008年3月北京房地产市场报告 08/04/2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