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居然举例2003年在日本避暑圣地轻井泽的,一幢由山口真琴事务所设计的不那么有名但却极有品质的白色别墅(p71),那就说明德波顿,真的是过目不忘.
昨下午,NICK取走了他买的诸泉茂的一件作品,说我们找一家有艺术气氛的地方喝咖啡,我说那就去万达的无何有咖啡吧.聊完之后我去楼下的单向街书店,买了一本新书.就是写过旅行的艺术的英伦才子作家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买了便立刻到楼上开始阅读.想看看他究竟有多才子.
阿兰.德波顿才子新书/幸福的建筑
阿兰.德波顿真的是才子.看他的散文式建筑评论,佩服他的视野和在建筑领域里的涉猎.如果他对那些二十世纪经典建筑了如指掌,那不足为奇,然而他居然举例2003年在日本避暑圣地轻井泽的,一幢由山口真琴事务所设计的不那么有名但却极有品质的白色别墅(p71),那就说明德波顿,真的是过目不忘.
此外,书中有六个章节,除了第一个章节用了柯布西耶的萨伏依别墅二楼走廊的一张照片做开头用图片之外,其它五个章节都使用了一位建筑家的作品,这六个章节的开篇用图片都没有著名建筑的名称和设计者,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知道出处,那五个章节的开篇用图片都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他姐姐设计的住宅的内部的局部.
德波顿在题为建筑的意义的第一章的最后只有八行为一段的段落中,他借用维特根斯坦的话,来阐述建筑的意义.
维特根斯坦曾为了给维也纳的姐姐格雷特造了一幢房子,放弃了三年的学术研究.这位逻辑哲学论的作者这样说:你认为哲学很难,可我告诉你,跟成为一位优秀的建筑师相比,它根本算不得什么.
我明白了,这就是德波顿为什么在以后的五章节开篇的图片都使用维特根斯坦的建筑设计照片的理由.可这种隐喻太不易被人察觉.也同时说明作者的品位和对建筑本质的洞察.
我相信没有一位中国作家或建筑评论家能够写出这样的建筑读本.它有深度,却没有玄虚.
劝学建筑的人和喜欢建筑的人,读读这本书.
简介······
本书不是教科书式的西方建筑史,也不是一本建筑的鉴赏手册或装潢指南。这本德波顿积数年之功著成的最新作品从一个极其独特的角度,审视了一个我们看似熟悉、其实颇为陌生的主题:物质的建筑与我们的幸福之间的关系。人为何需要建筑?为何某种美的建筑会令你愉悦?为何这种对于建筑美的认识又会改变?建筑与人的幸福之间到底有何关联?德波顿从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足以颠覆你日常的那些有关建筑的陈词滥调,会促使你从根本上改变对建筑、进而对人生和幸福的既定态度与追求。
作者简介······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