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悲剧在于,由于共产党人的远见,它在战火中奇迹般地保存下来;然后在和平建设时期却被逐渐毁掉。
——《城记》
如同当年的许多巨变一样,那是一场同时代人共同参与的历史活剧。
——《破解城市命运》
夕阳无限好
1953年的一个夏夜,林徽因与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著名历史学者吴晗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其时,关于北京古城墙是否需要拆掉的争论正在展开。
那是当时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郑振铎邀请文物界知名人士在欧美同学会聚餐。席间,郑振铎感慨道,推土机一开动,我们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物,就此寿终正寝了。林徽因则指着吴晗的鼻子,大声谴责。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回忆道,虽然那时林徽因肺病已重,喉音失嗓,“然而在她的神情与气氛中,真是句句是深情。”
事情的起因是1953年5月,北京市委就朝阳门、阜成门和东四、西四、帝王庙前牌楼影响交通的问题向中央请示:拟拆掉朝阳门、阜成门城楼和瓮城,交通取直线通过;东四、西四、帝王庙牌楼一并拆除。而梁思成极力反对将这些古建筑拆除。
但5月9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这个方案。并指出进行此项工程时,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解释,以取得人民的拥护。吴晗担起了解释拆除工作的任务。
据著名建筑及城市规划学家吴良镛的回忆,梁思成一次当着吴晗和市政府秘书长薛子正的面,对周恩来说:“我对这两位领导有意见,他们不重视城楼的保护”。
当年在国务院工作的方骥回忆起梁思成与吴晗在扩大的国务院办公会议上的冲突,吴晗站起来对梁思成说:“您是老保守,将来北京城到处建起高楼大厦,您这些牌坊、宫门在高楼包围下岂不都成了鸡笼、鸟舍,有什么文物鉴赏价值可言!”梁思成当场失声痛哭。
此后,1953年8月20日,吴晗主持会议,讨论北京文物建筑保护问题。梁思成、郑振铎、林徽因出席了会议。
郑振铎态度强硬地说:“如有要拆除的最好事先和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联系,由中央决定,不应采取粗暴的态度。”
梁思成
梁思成说:“北京市的发展是要在历史形成的基础上发展,一定要保存历史形成的美丽城市的风格。”
但吴晗却说:“在处理中应尊重专家的意见,但专家不能以为自己的意见必须实现。”
由于梁思成的坚持,周恩来不得不亲自出面找他做工作。梁思成与周恩来恳谈了几乎两个小时,并极富诗意地描述了帝王庙牌楼在夕阳斜照、渐落西山时的美丽景象。
周恩来回答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主持拆除了历代帝王庙景德坊和东交民巷牌楼的孔庆普回忆了梁思成当时的落魄。
“历代帝王庙牌楼是我们拆的, 1954年1月8日,我们开始准备拆卸。10日,梁思成先生来到现场,当时我们正在搭脚手架。他就在旁边看。梁先生说,北京的古代牌楼属这两座构造形式最好,雕作最为精致,从牌楼的东面向西望去,有阜成门城楼的衬托。晴天时还可以看到西山,特别美,尤其是傍晚落日的时候。为争取保留这两座牌楼,他曾给周总理写信,总理很客气,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唉!也难说!这里的交通问题确实也不好解决。他还问我,牌楼的木件腐朽程度如何?我说,经初步检查,木构件大部分腐朽很严重,拆卸时尽力小心吧。梁先生最后说,感谢!感谢!这次来主要是向牌楼告别。”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