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以说是国内楼市最让人看不懂的时候。用“一团乱麻”来形容,似乎也不过份。
比如上海某论坛最近就在一些资深网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论,并且大致分成了简单的两派:一派说“现在可以买房”了,并列举了人民币仍在持续升值、部分好的房子甚至出现轻微下调等等理由;反对买房的一派,则简单明了(甚至有些粗俗)用一句骂声表示反对:放X屁!
无论是网上还是网下,对一些大城市房价在最新一轮上涨后出现的欲降欲升,不降不升,明升暗降,又降又升的混淆局面,不少人(特别是进入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群),仍然喜欢用类似爱憎分明的语词,来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愤闷。
与此同时,事实也正在发生一些细小却又关键的变化。笔者身边三位朋友的投资的故事,似乎有些应景。
故事一:现住武汉的一个朋友。
他前不久做了一个选择:卖掉手中的一套70平米左右的小房子,转而在规划中的“武汉浦东”——汉口马场角附近,买了一套140平米的高层。一来一去,收获甚丰:小房子帐面获利10多万元,而大房子半年以来,已经升值了近40%。
但据说当地政府已经做好规划,近期将计划分批投入上百亿元巨资,打造出一个“武汉浦东”。朋友觉得,看来推动周边房价上涨的长期因素,还有不少。
令人有些不解的是,在武昌东湖旁边的一些高档楼盘,中介们放出的价格,反倒都有小幅下降,据说若真有意向,中介还可以从旁侃价。6000-7000元的价位,仔细挑的话,也能挑到满意的大户型。
故事二:上海一位立志于做网络中介的朋友。
这位朋友长期在美国加州做计算机技术工作,早年同阿里巴巴一批技术派骨干,相交很深。在南加州拥有一栋景致优美,外表“壮观”的别墅。
一年多前这位朋友回到上海时,正是上海楼市陷于“苦战”时期——在全国上下一片叫骂声中,大部分区域价格依旧“岿然不动”。朋友本来就是抱着用网络低投入、广传播、所有人一律平等出发的理念,立志来改变上海楼市数据疑虑重重,黑幕重重的局面的。踏上这片土地后,更是三下五除二搭起了一个网站——用WEB 2.0方式,以真实的房价为主线,编织一个全新概念的房价网。近来更是将触角扩展到手机服务,希冀靠着手机这个天然收费的平台,最终实现赢利。
苦心经营了大半年,眼看着上海的房价,徘徊了多日,终于在去年五月以来,重新一路上扬,但网站的人气,并不见有多么爆炸性成长。更要命的是,尽管也是上海周边长大的社会精英代表,尽管具有美国长青藤院校的金牌学历,尽管在上海扎根做生意,朋友坦承:他到现在,还摸不出一条上海房地产价格的清晰脉络。
比如,他现在经常提到的一个问题是:怎么浦东联洋的价格,半年内就涨到了3万多呢?
而靠近南京西路的几个新盘,再怎么想提价也提不动。
故事三:在南京给当地地产老板做了多年的策划传播包装工作的朋友。
他的热情,基本上没受波诡云谲的房市影响。长期跟地产老板接触交流,使其养成了一个不轻易被市场的轻浮议论所影响的习惯。
尽管也经历了南京某些地段某些楼盘价格不小波动,他还是坚持每隔一两年,就要投资一处物业。原因也简单,“手中有房,心里不慌”。
朋友同时正在策划一个巨型活动:今年下半年,南京市政府出面主持召开一个据说有几万人规模的联合国人居大会。到时海内外许多城市的主要官员、一大批企业家、投资基金等都会到场研讨这样一个主题: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应当有什么样的要素和定位?南京市耗费上亿元资金来举办这个会,一个潜台词是:这里,也是中国最适合商业和居住的城市。
所以朋友除了鼓足干劲,策划这个活动下属的N个论坛和研讨外,一个更加坚定的念头是:今年,还是要在南京再买一套房。
■文/王长春 《第一财经日报》编委
·合景泰富收入增4倍 负债率低至-8.4% 08/03/27
·九龙仓大赚95亿 恒隆半年猛涨272% 08/03/27
·经济人物:樊纲的2008 08/03/27
·土地寒流 北京1月仅成交一幅地 08/03/27
·融资难 房企掀起“借壳”潮 08/03/2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