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民币兑美元将在未来的几年里每年至少升值10%,这个原因本身是一个投资中国的理由吗?
罗伯特•金(Robert King),马来西亚
波顿•麦基尔:我认为中国人民币是目前全球最为低估的货币。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伦敦《经济学人》(Economist)杂志的巨无霸指数(“Big Mac”index),这个指数运用各国的麦当劳汉堡价格来计算购买力平价。一个巨无霸在纽约的售价是3美元,在伦敦是4美元,在上海只有1.31美元。
我认为人民币兑其它货币的汇率会继续上升。中国政府不让人民币自由浮动,但在过去两年中,允许人民币兑美元以每年超过5%的速度升值。我认为,在未来的很多年里,人民币将会一直面临上行压力,而且我认为,人民币的低估正是投资者为何要对中国股票进行一定程度投资的诸多原因之一。
中国证券市场出现大回调(>30%)的可能性有多大?中国政府能采取措施预防或减轻这种现象吗?
文森特•向(音译,Vincent Siang),中国北京
波顿•麦基尔:中国股市的动荡程度在全球屈指可数,甚至比巴西股市还要动荡。大回调不仅可能出现,而且还可能动辄持续三年。中国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减轻动荡。例如,政府可以限制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额,可以更为逐步地向市场释放政府持有的股票,等等。但我认为,政府无法预防市场回调。
外资热钱会不会先把市场推高,然后一走了之,就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那样?
安德鲁(Andrew)
波顿•麦基尔:外资可以在不同国家迅速进出。不过,话虽如此,但与1997年遭遇亚洲金融危机的那些国家相比,中国的情况有两大不同。首先,人民币受到严格控制。其次,与很多亚洲货币在90年代的情况不同,据我判断,人民币被低估了。我料想,如果市场完全放开,国际资本市场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就是人民币贬值。因为人民币已经被严重低估了,而中国还有大约1.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
中国股市存在那么多扭曲之处(比如流通股比例很少、人们普遍期望政府会在指数下跌过低时出手干预、公司治理标准不高等等),那么,投资者事实上能对价值做出何种程度的明智判断呢?当他们购买一只中国股票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是在买什么呢?
NRT,北京
波顿•麦基尔:毫无疑问,中国会计准则的透明度、公司治理标准等等都很成问题。然而,在香港和其它国际资本市场上交易的股票必须遵守国际会计准则,而香港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更好一些。即便如此,购买中国的股票也很有风险。这就是我在《从华尔街到长城》这本书里建议大家采取混合策略的原因。如果要参与中国市场,你购买的股票有一半应该是在国际市场上交易的中国公司股票,另一半要购买国际公司的股票——这些公司具有更好的会计准则和治理标准,但业务会受到中国增长的巨大影响。这种间接战略(购买那些在国际市场交易的股票,这些公司位于国外、却受益于中国)应该包括大宗商品领域,这一点很重要。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非常旺盛,我相信,随着中国继续增长,这种需求也会持续。
(待续)
·需求疲软 恒大公开认购延迟至今日 08/03/18
·上实发展揽得16亿 西南赢利猛涨4倍 08/03/18
·观点评述:房价、还是房价 08/03/18
·金融街欲打造“24小时金融大街” 08/03/18
·中国股市投资指南(一) 08/03/1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