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属于空降部队。包括机光电产品事业群总经理黄震智和刘灯桂、网络系统整合事业群两位总经理李光陆与吕芳铭以及网络连接产品事业群总经理程天纵5人。程天纵则是郭台铭的多年好友,由德州仪器(TI)亚洲区总裁转任的新生力军。
表面上来看,12位总经理个个有机会,不过,若以郭台铭所开出的接班人条件:“一、年龄限制在50岁以下;二、有能力经营一个3,000亿元新台币营业额的公司,且要每年成长30%并能赚钱;三、要有国际运作的经验”来检示,则12位总经理中,唯一能同时具备三项接班人条件者,唯有简宜彬一人。
恐怖的平衡
简宜彬于去年6月进入鸿海董事会,才41岁的他,成为鸿海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董事,并且,他手握鸿海最大营收事业群,年营收超过了3,000亿元新台币,也是12个事业群中营业额最大的,甚至与4位老臣合计掌管的营收相当。简宜彬被评价为“拥有极高的生存智慧”,资源协调的能力相当强,而且他还不抢功,据说日本任天堂Wii游戏机组装订单原先已被简宜彬锁定,为此,其事业群工程师已着手开发半年,不过,当他知道鸿海消费性电子产品事业群总经理戴正吴也有意争取后,不只断然喊停,还拱手让出已有眉目的开发成果。
但这些意味着简宜彬确定会成为郭台铭的接班人吗?答案只有郭台铭知道,而其他热门人选还包括卢松青和程天纵等等,前提是,“郭台铭真的准备好了吗?”
鸿海上下到处弥漫着郭台铭的个人色彩,极富个人魅力的郭台铭在下属中很有威信,他以军阀的铁腕管理着鸿海精密。
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晚上依然驾驶着一辆配备了自行车铃的高尔夫球车在龙华园内巡视,数十年如一日。他会时不时停下车,或是抽查生产线的运转状况,或是帮助工人维修设备。公司经理往往被要求阅读并背诵一本名为《郭台铭语录》的小册子,其中有一条这样写道:对任何组织而言,最重要的是领导层,而非管理层;领导者必须具备为了大众利益而充当独裁者的决断力。会议期间,郭台铭往往站着发言,一边说一边用笔在旁边的大纸板上勾画。如果他认为某人的发言太过愚蠢,他可能会命此人起身立正。他会说,“我这不是在惩罚你,因为我也站着。”
在12个事业群之间,郭台铭无意间造就了一种“恐怖的平衡”,尽管他设立了23个委员会,要求各事业群总经理必须兼任23个委员会委员,走出自己部门,看看其他人在做什么。但很显然,郭台铭尚未找出一位足以服众的接班人。
一直对鸿海保持密切关注的台湾大学国际企业系教授李吉仁的观察是,尽管郭台铭声称“4月1日以后,我只回答是非题,选择题不能送到我这边”,但2008年仍是他退而不休的一年,只是为了兑现他7年前所开出的支票。
原因在于,首先每年的鸿海尾牙,一向是观察鸿海人事起伏的最好时机,三年前鸿海总经理的名单不过9位,至今年,竟增加为12位,权力不见集中,反而更分散。
·郭台铭面临艰难选择 08/03/15
·思想者的轨迹:汉迪的生平 08/03/15
·什么样的房子值得彻夜排队? 08/03/15
·REITs在中国:创造一个全民分享的机制 08/03/15
·郭台铭投资越南50亿美元 08/03/15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