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小费】
旅游通知书上一般都会注明,每人需要每天给导游和司机小费若干,然后习惯上都是由领队一次性统一收取,自己也就不必为此操心。但是,所乘坐的大巴司机替你把行李装上车,由旅行社安排吃饭住宿,宾馆的员工帮整个团队搬运行李,诸如此类的服务,还要不要另外付小费呢?坦白说,这些年来,每次出境游,除了领队收取的明文规定的小费外,我是不会主动在其它场合给小费的,似乎导游也没有特别关照过。直到去年上巴厘岛,导游提醒说宾馆的清洁工是以小费为生的,每天应该在房间里留万把印尼卢比(约合人民币10元),这才每天离开房间的时候一掷“万金”,算当了回“阔佬”。这时突然想到,以前在外住宿从不给小费,会不会早被人在背后骂山门,讥笑中国人吝啬抠门?这次春节出游埃及、约旦,旅行社在“旅游须知”上赫然注明:在埃及每个房间每天要付1美元,约旦则要付2美元。
参观埃及古代首都孟菲斯那天,在阶梯金字塔附近陈列的古雕塑旁,几个背着卡宾枪的埃及旅游警察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主动上前合影。啊,真友好!一阵感动尚未终了,便见一个警察伸出手来示意,愣了几秒钟,迅即反应过来,这是索要小费啊!这也要给钱吗?装戆,不给!不过多少有些尴尬。
游览约旦佩特拉古城翌晨,宾馆员工到每个房间一一把行李搬出门,集中在我们的大巴旁。待我们上车前,经每人自己确认后,他们才把行李装上车。我上前指认了自己的两只箱子,见他们安放在行李箱里便放心离去。这时又下意识地回头,只见几个行李工似乎正在议论什么,一脸愤懑鄙夷的神情,突然醒悟过来,他们故意等客人来指认自己的行李,是为了索要小费啊!
启程回国的时候,大巴把我们送到安曼机场,临下车,约旦导游通过翻译对大家说,各人自己到车下去取行李吧,中国人没有付小费的习惯,就别让司机动手了。晕!我们不是把给导游和司机的小费一块儿付了吗?难道每次上车下车还要付小费?前几天埃及和约旦的司机经常帮我们放行李,谁都没想起或压根就不知道应该付小费呀!这岂不让缺乏小费意识的中国人遭遇集体性尴尬了?
【吃出来的回忆】
先说扫兴的。去年冬天去北京,一听说朋友约在鼎鼎香涮羊肉吃饭便很欣喜,印象中那该是人气腾腾的老土店堂,用了不知道多少回的铜鼎火锅很笃定地喷着热气。涮着羊肉的食客也不分阶级等级,一统的放肆开怀……可到了地方一看,吓一跳,竟是五星级宾馆的环境,硕大的玻璃杯,巴掌大的不锈钢小火锅锃亮锃亮,配合复杂的西餐食具,比脸还要大的盘子里卷着几宗娇嫩的羊肉——谓之玫瑰。食客亦是香衣鬓影,俨然一派准上流社会的格调,时髦女孩好像来这里吃饭也需要几小时化妆美发才行。那顿饭吃得很别扭,尽管,杯盏也好、肉类也好,放在别的场合会让我很享受。
再说尽兴的。也是今年冬天,又去港澳,一路上不用别人带领,熟门熟路地往街边老店去,认准了沾记的云吞面、义顺的双皮奶、恭和堂的龟苓膏……凡是看到七旬老者精干地往来端盘、桌椅板凳油腻老旧的店,进去总是没错的。那地方寸土寸金,不是牛气的店根本不可能撑到如今,至今仍是廉价美食首选,无论白领还是博士、菲佣还是游客,若餐桌不够用,比屁股还小的板凳搬过来,和陌生人拼桌即可,谁也不会计较所谓环境。曾经在一条破破小巷里吃到最难忘的咖喱,据说是英统时代的老兵留下来开的。
第一次去澳门,朋友带我去一家历史悠久的葡国餐厅,环境简单到极点,招牌菜写在墙上。朋友让我大快朵颐黄灿灿的葡国鸡,给我解释独特的咸鲜葡式熏鱼马介休,一道一道都带着不依不饶的况味——不随时间或食客变化。
夜半,我们去吃澳门一家最独特的甜品店,价钱比别家贵5倍,老阿姨半只脚在塑料拖鞋里,穿着很过时的朴素花裤。近百年来,这里始终用手工磨制纯杏仁、核桃,制成浓稠的糖水,朋友推荐我尝不添加任何其他原料的纯杏仁露,一勺下去,竟是一点不甜腻,一点没香精,我脑海中只有沁人心脾这四个大字。
所谓怀旧,莫过于在一家餐厅里寄存了人生亲情爱情的见证吧。真是让人庆幸,店和菜都还留得住原味,仿佛代替食客保护记忆的鲜活。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