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曾经说,经济是一门容易的科学,但杰出者甚少。我同意这看法。凯氏认为杰出经济学者甚少的原因,是从事该学问的人要有周身刀:历史、数学、哲学、政治、艺术等,都要有近于成家的水平。凯氏本人就有这样的能耐。我不这样看,虽然自己也算得上是“周身刀”了。
我认为可以学好经济的需要有另一些条件的组合,加起来很苛求,所以能学好经济的千中无一。这些日子网上转载自己的经济文章,读者多,评论无数。同意或不同意当然无所谓,但我的感受,是一般回应的人不容易学好经济。我想到学好经济要有五项条件,可能都是天生的,缺一不可,提出来给读者考虑吧。这里要先指出,我说的经济学是斯密、马歇尔、费沙等大师的传统,与今天流行的有着很大的差别。换言之,我要谈的五项条件,是指可以解释世事、有实践用场的经济科学。
一、论事客观。这条件,经济学远比其它科学困难。这是因为所有经济话题,或多或少牵涉到个人的切身利害:你可以做到像火星人那样看地球的人类吗?人民币升值对我有利,但对要转到工业去的农民不利,于是按理直说。你做得到吗?当我读到赞同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学者的言论,我的感受是他们为自己的利益说话。
不抽烟的人偏于支持禁烟;公立学校的教师偏于支持政府资助教育;反托拉斯法例给经济学者带来报酬甚高的顾问工作,支持该法例的学者于是无数。是的,如果你不能若无其事地置自己的切身利益于度外,你不应该学经济。
二、毫无成见。这也困难。骤眼看与第一项类同,其实不是。我说的没有成见,是指在再考虑一个旧问题时,你要从零开始,彷佛一片空白,好象以前没有想过。经济学特别需要这样的处理,因为真实世界的局限变化复杂无比,讯息往往前后不同。对一个问题的看法,过些时再看,知道的局限或讯息有了转变,观点可能有别。成见是墨守成规,不愿意把新的讯息放进去再考虑,旧观点错了也不知道。
举个例。佛利民是深交,我历来敬仰,而他对货币的看法深深地影响了我。然而,在九十年代看到朱镕基处理中国的货币政策时,起初我依佛老之见,反对,但过了两年我改变了主意,认为朱老可能对;再过两年我认为佛老之见——以为一个大国的货币不可以下一个固定的锚——是错了的。到了二○○一,我认为作学生时读到的一篇我衷心佩服的、佛老写的支持汇率自由浮动的文章——支持无锚的浮动——是错了的。这样一来,我对佛老提出的货币政策也打上问号了。
举另一个例。出自洛杉矶的加大与芝加哥经济学派,我当然信奉市场。今天还是信奉市场的。然而,跟进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学得多了,对世界有了较为深入的体会,我今天认为因为交易费用往往过高,在好些方面市场的运作无能为力。市场办不到的,政府一般不要办,但还有不少事项政府要考虑插手。
你信奉宗教自由吗?信奉言论自由吗?信奉民主投票吗?如果这些你毫无疑问地信奉,你有成见,不要学经济。衡量利弊,我赞同某些宗教自由,某些言论自由,某些事项投票可以节省交易费用。然而,每次有人向我提出这些问题时,重新考虑,我的观点或多或少有了改变。你可以批评我的立场不坚定,但我的回应,是经济学问要这样处理才对。
·信贷新政下房地产企业融资策略研究 08/03/04
·房地产基金再成市场热点 08/03/04
·华尔街:旧痛未消 新愁又起 08/03/04
·易宪容:降价是根本 08/03/04
·书评:《建筑,思维的符号》 08/03/04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