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还是不加?对于中国央行来说,这是个考验。
7.1%,中国一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创下了11年来的单月新高。很显然,这个飚升的通胀指数已经把中国一年期存款利率4.14%远远抛至身后。
这对于中国央行来说,或许有点左右为难,居民存款的负利率和存贷款上调的负面效应,已使中国货币政策的利率工具捉襟见肘。
如果仅从中国的实际存款利率来看,毫无疑问,中国央行应该立即上调存款利率,虽然一月份的CPI指数飚升有春节和雪灾因素,但即使按照去年全年的CPI指数,中国居民的存款利率都在负利率中挣扎。
不过,如果存款利率上调,中国央行将使同步调高其贷款利率,否则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将受到“挤压”,作为商业银行的“慈父”,中国央行绝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哪怕是不对称的利率上调---贷款利率上调幅度低于存款利率上调的幅度。
或许,中国央行的存款利率上调,将会使中国居民的负利率积怨有所缓解,但是其负面效应也是立竿见影,一个直接的结果是,中国的固定收益市场的收益率将同步走高,将会吸引一些热钱蜇伏,从而给人民币汇率以及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压力加大。
与此同时,存款利率的调高,还将使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成本增加,这对于已经不堪重负的公开市场操作以及日益缩窄的铸币税来说,可能有点雪上加箱。
而且,在目前中美利差已经倒挂的情况下,中国央行如果上调贷款利率,将会使美元贷款增加,国际套利资本趁虚而入,外汇占款将会继续飚升。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央行即使上调存贷款利率,对于正在飚升的中国CPI指数也是隔山打牛,毕竟目前中国的物价上涨主要还是由食品价格上涨直接推动的。数据显示,中国物价上涨仍然呈现"结构性上涨"的特征,1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8.2%,其中,粮食价格上涨5.7%,油脂价格上涨37.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1.2%,猪肉价格上涨58.8%。
毫无疑问,三月份以后,中国的食品价格或许有所下跌,CPI指数也将顺势回落,但是,中国的物价上涨压力仍将一触即发,不过,对于中国来说,这绝不可能仅凭中国央行一已之力,更不是一个加息就能解决,更应该的是,中国各个部门应该共同协作,多轮齐驱。
·中国利率的CPI“考验” 08/02/20
·我们的CPI增长还未到13%? 08/02/20
·短暂的经济冻创 08/02/20
·不可低估CPI上涨的严重性 08/02/20
·鲁政委:今年继续加息可能性不大 08/02/20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