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放大器
在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中,地产中介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不是一天一价,而是一小时涨一个价。”陈明宣用这样极端的例子来形容疯狂阶段的深圳房价。新房的疯狂上涨,直接拉动了二手市场。当时陈明宣是一家知名地产中介的店面经理,在2007年的上半年,他认为自己很快就可以成为亿万富豪。当时的他每出一张私单(不经过中介公司,由经纪约定买卖双方私下成交)可以获得15万到35万元的中介费,而他每月至少能做成3笔这样的交易。
面对疯狂的市场,深圳部分地产中介开始了更疯狂的扩张。与普通炒房者相比,中介从业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当时的监管漏洞,这些地产中介可以利用客户的资金成倍地扩展自己的义务。
按行业惯例在购买二手房过程中,买家需要至少支付楼价的40%为首期款,由于房屋交易需时较久,这笔款项会在账户上停留一至两个月。例如在今年深圳市场的正常时期,一些大型中介每天平均能成交近40套二手房。如果保守地以每套房90万元计算,一天所注入的首期款就高达1400万元。换言之,一个月账户上的资金就超过3亿元。
只要市场继续保持此成交量,用后交易者的资金支付上笔首期,这3亿元就完全可以成为他们的“流动资产”。一些自律不够的中介不断地利用着这笔流动资金,小打小闹者将这些资金直接用于炒楼,陈明宣表示,在他们的圈子内,或多或少每个人都在利用这些杠杆投机炒房。更有甚者,则是利用资金扩张公司。中天置业、创辉租售等一系列深圳新兴中介公司不断扩充,短短几个月间,创辉租售的店面已经扩充了近700家。
在这些职业炒家的放大作用下,深圳楼价全面上涨,继而推动了深圳的房地产投资气氛。“炒房”已经成为当时深圳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是有闲钱,都想在这个市场捞一笔。世联地产分析师杨璐表示,2007年最热的前三季度,深圳豪宅交易量累计增幅为2006年的1到1.5倍。换言之,当时市场必须提高一倍以上的供应才能满足需求。而此时成交均价每平方米已达3万至3.5万元,比年初上涨了80%。
情况开始蔓延到租赁市场,深圳市房屋租赁管理办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深圳房屋租赁市场同比平均租金上涨9.13%,其中福田的梅林片区涨幅更高达20%。
房地产投资已经成为脱缰的野马,这又再次反馈到新房领域。彼时,开发商定价早就不考虑成本了,而进入“喊价时代”,你楼盘单价2万元,我就提到2.5万元。“市场找不到什么规律和道理,充满非理性因素,”一地产集团销售总监表示。
政府增加供应无力
对此种种,政府的平抑工作从3月就已经开始,3月22日由时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姜伟新率队的检查组开赴深圳,这个名为“全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部际联席会议检查组”在深圳得到了高规格的待遇。此后深圳公布了多项调控措施。
在政府的思路中,首先是增大土地供应,按当时公布的数据,深圳当年的住房用地达到2.1平方公里,比2006年增加1倍。希望以此大幅增加房地产用地的供应量。其次是增加政策性住房的保障,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在当年两会报告中许诺,市政府2007年将增加政策性住房用地60万平方米。
为了提供更多的供应,政府已经把底牌都亮了出来。据政府内知情人士透露,当时深圳甚至开始着手研究农民房进入商品房市场的问题。希望深圳十万栋以上的城中村农民房可以增加更多的低端供应。
然而政府增加供应的措施并未能抑制疯狂的投资气氛,5月全市成交均价每平方米14223元,比4月环比上升22.8%。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调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深圳楼价的涨幅为14.6%,再次成为全国之冠。深圳福田区6月第一周的成交均价已超3万元,深圳房价开始“跨二奔三”。
增加供应平抑楼价的措施未能收到预期效果,政府的压力骤增。6月20日,许宗衡花了整整一天主持召开房地产形势座谈会,研究相关对策。并且针对高房价公开发言,调控措施也开始从增加供应转而抑制需求。
·深圳楼市全年价格可能下跌15% 08/02/18
·广州:低价房叫板 国内首个限价房项目遭遇尴尬 08/02/18
·“深圳炒楼鼻祖”的炒房调查 08/02/18
·扩散效应二线城市抬头 奥运带动北京楼市看俏 08/02/18
·2007年深圳小户型市场年度分析报告 08/02/1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