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那么,紧接着我们就要研究,剔除投机热钱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究竟是如何产生的?真实贸易顺差和FDI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否也应该被看作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加以遏制?
解释中国真实贸易顺差的学说至少有以下四个:
第一个学说:人民币汇率低估。此
学说的依据是贸易收支的弹性方法。此学说的政策建议就是:人民币快速升值和浮动。然而,贸易收支弹性方法被反复证明是错误的理论,接受并实施相应的政策建议必然如当今现实再次证明它的错误性。
第二个学说:中国储蓄严重大于投资:S-I=TB。此学说的依据是国民收入恒等式。政策建议则是:中国必须依靠扩大内需来最终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第三个学说: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限制对中国的出口。相应的政策建议就是:只要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大幅度放松对中国的出口管制尤其是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将大幅度下降乃至消失。
第四个学说:国际产业的基本分工格局决定贸易格局,贸易格局反过来决定国际收支基本格局。此学说的依据是比较优势原理。政策建议是:中国应该维持稳定的货币汇率环境,以此促进产业的逐渐升级换代。产业升级换代无法借助汇率来一夜之间完成,那是一个技术进步的长期过程。以此推论,中国贸易顺差将长期存在。
后面三个学说其实是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个问题,都是正确的理论观点,政策建议亦正确。
(3)最后一个最基本却并非不重要的问题: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贸易和国际收支既没有顺差也没有逆差,就算是国际收支平衡吗?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我们得到一个重要论断:真实世界需求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所决定的贸易顺差和国际收支顺差,并不意味着“不均衡”或“不平衡”。换言之,中国真实贸易顺差和FDI的持续稳定增长,一点儿也不意味着中国国际收支失衡或不平衡;真实贸易顺差和FDI的持续稳定增长,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竞争力所决定的结果,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彻底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所必需的,它将长期存在。相反,要说中国国际收支有不平衡的成分或构成,那就在于人民币升值预期所触发的投机热钱。
第三大问题:资本账户是否应该迅速开放?
主张迅速开放资本账户的一个重要目的,乃是鼓励国内投资者对外投资,从而缓解外汇储备急剧增加所带来的巨大货币供给压力、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问题是: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长期存在及其相应的资产价格持续暴涨预期,极大地降低了海外投资的相对收益,增加了海外投资的风险,近期QDII收益表现与内地基金实有天壤之别,其“出口”后遭遇大比例投资损失,并谋求“转内销”在情理之中。换言之,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和资产价格上涨预期持续存在,即使迅速开放资本账户,也很难实现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之目标。
世界经济金融发展历史反复证明:超越本国经济发展阶段、贸然开放资本账户、允许资金自由进出本国市场,往往蕴含着巨大风险,它足以颠覆一国金融货币体系。尽管今天人们还在热烈辩论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痛苦教训,但已经形成了一个重要共识。亚洲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是:贸然开放资本账户、放任投机热钱忽来忽去,结果触发国内资产市场疯狂投机和严重泡沫。一旦国际货币局势逆转、泡沫破灭,就导致金融体系崩溃、大批金融机构和企业破产、经济陷入长期衰退。
·国土总管家08宣言 08/02/14
·“数字北京”设计师:从当代艺术里找建筑出路 08/02/14
·沪银监局:将严防不良房贷反弹 08/02/14
·全球11位大投资家超级预测 08/02/14
·世界巨富理财经 08/02/14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