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您提到中国元素更多是内涵、精神和文化,那么您理解的这种精神和文化是什么呢?
翟亚申:文化这个东西绝非一年、两年能形成。形成某种文化需要一批人经过时间的培养才能形成具有这种文化底蕴、修养的才参与到这样的工作中,才能产生这样一批作品。
观点网:比如在过去中国建筑的设计或是室内的摆设,都是为了体现封建社会君主的权威、或主从的关系等等,那么在现在的设计中可能也表示出一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例如儒家的仁义、道家的自然等等,那么您认为它应该是代表什么样的文化底蕴呢?
翟亚申:这个要反过来说。目前,我觉得都是比较生硬的,不管儒家、道家还是民国等等情结,都是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造就的氛围,当然我们现在是运用一些所谓中国建筑里面的元素。我们不可能跑到那个年代,所以我刚才也说过,室内建筑、装饰需要室内市级时再创造,就是把民间过去的一些东西很生硬的弄过来,最多就是有点中国文化的影子,充其量也就到此打住了。
我原来有一邻居,就把室内整得全市古旧家私、包括过去打马车的马鞭,所有的全套家私都有。我去了,就跟他讲,你要弄别弄那么多,不然现代人定是心情沉重、压抑,尤其是卧室。我进去坐了5分钟左右,我不行了,呆不住。为什么?现代人,一定得是有现代精神经过再创造的东西,你才能够时候我们当下的生活方式。
观点网:那么怎么完成这种再创造呢?
翟亚申:办法是有的。既然祖宗留那么多东西,尤其是室内风格形成恐怕只要就是家私。家私有实用性,我觉得现在应该花得功夫在这里。家私如果能够重新再设计出来,就是由这种精神派生的,再加上什么剪纸类的,什么彩色门神啊就是了。还有就是尺度的把握。比如通常有一两尺,那你放若干大,或一局部图也有现代感了。一定要是把过去的元素让现在人有现代感。
观点网:那么请您推荐一个您认为最具有中国元素的物品,可以是建筑、饰品、家私等等。
翟亚申:当然首先想到的是江南的黛瓦粉墙。而且倒不是苏州拙政园这种园林。实际上,中国园林有个借景的手法,所以室内外视觉上的沟通很好。这种东西在现代建筑的某些方面运用得还是很多了,但并非国人在用,洋人也在用。
具体来说,我认为贝大师的苏州博物馆便是黛瓦粉墙,又加入了现在元素。他运用了很多中国画的手法。比如转折部分都用了黑线,颜色上非常简练,黑白灰。为什么这么做,其实道理也很简单,江南水乡,还有水呢,还有各种植物。这样水也好,植物也好,在这样白墙黛瓦的环境中反而更为突出了。你按现代美学,一般人的审美观来看,又很整体、很大块、很大气,又显得古朴。
·翟亚申:中国元素还需再创造 08/01/30
·后现代主义派 08/01/30
·冯厚华:设计没有中、西式之分 08/01/30
·刘卫军: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贵气 08/01/30
·中式室内设计元素 08/01/30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