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好思威家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翟亚申先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舞台设计专业,其油画作品《根》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并收藏于中国美术馆,1986年入选《中国美术家辞典》。从事室内设计行业后,主笔设计了中国大陆第一套样板房--万科的天景花园,多年的从业经验和深厚的艺术造诣,使得翟亚申对中国元素的理解格外深刻。
于是,观点网专程采访了翟亚申先生,听到了他对中国元素的看法。
观点网:在室内设计这方面,你怎么理解中国元素?
翟亚申:我觉得这个得从大范围来讲。从建筑上来讲,室内是建筑的延续,包括饰品、饰物是延续中细化的一些东西。实际上,我觉得这有点当年讨论建筑民族化的意思了,梁思成、大屋顶……这实际上最后也没有明确的说法,只是热闹了相当的一阵子。而且当年梁思成是最为批判对象出现的,说他搞大屋顶不协调什么的。
但我觉得不管是何种元素,必须要放在恰当的地方。而所谓恰当地产就是要必备这种条件。比如,我们说中国元素,当然这个建筑结构本身就有中国传统建筑的意味存在,比如万科第五园的外力面就有一些中国元素的气派。尤其是具有江南水乡的飞瓦、粉墙、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如果在这种室内适当运用一些中国装饰的元素,比如家私、装饰品、国画等等,就很完整了。不管谁来看,就从风格上不会有太大的跑调的东西。
观点网:其实大多数人对中国元素的印象非常固化,觉得中国元素就是那几样,比如明代的家具、中国结、字画、瓷器等等,很少能跳脱这些东西。
翟亚申:为什么你知道吗?你想,我们中国室内设计这个行当充其量就二十来年,以年龄段来划分你说进入这个行当的人本身学识、修养、见识等方方面面还没有完成一个相对饱满的积累,所以你说得固化实际上都还是比较表面的,还没有渗透到中国文化的骨髓里面。当然,在讨论远一点,跟古人的生活方式也不一样,但我认为关键是务必不能表面上摆了一点什么东西,就觉得那玩意儿就是中国的气派、中国的风格了,没那么简单。其实要从骨子里渗透进入,这是一种文化氛围。文化氛围在一定前提下肯定是通过一定载体才能表现出来。其实我觉得不一定非得是明清家私,如果用一些明清家私里面的精髓,像明代家私是非常简练的,制造的工艺水准也比较高,在这个方面反而是一些鬼佬能够去尝试创新,反倒是国人似乎花得功夫不够多,捡现成的东西,所以在旧货市场也好,集市上买来一摆就OK。当然我这种要求可能稍微高了点。一般人就觉得古色古香,非常好啊!
万科第五园的外力面上其实也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但是有中国建筑的精神在里面。所以室内成设也是不能完全照搬,也是要经过提炼,经过再创造生产出来的,摆在这个环境才会更恰当、更统一、更完美。
·翟亚申:中国元素还需再创造 08/01/30
·后现代主义派 08/01/30
·冯厚华:设计没有中、西式之分 08/01/30
·刘卫军: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贵气 08/01/30
·中式室内设计元素 08/01/30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